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4篇
  免费   376篇
  国内免费   234篇
财政金融   306篇
工业经济   256篇
计划管理   1844篇
经济学   2277篇
综合类   1468篇
运输经济   73篇
旅游经济   130篇
贸易经济   866篇
农业经济   1004篇
经济概况   154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604篇
  2013年   641篇
  2012年   824篇
  2011年   966篇
  2010年   727篇
  2009年   661篇
  2008年   834篇
  2007年   756篇
  2006年   655篇
  2005年   428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安徽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工作分为基础性工作和特色性工作的提法有助于地方政府分析条件平台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科技条件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是以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方式向社会提供共性技术尤其是产业共性技术.地方政府解决科技资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的关键在于对共性技术范围进行界定以及确定如何供给共性技术.  相似文献   
22.
土地出让收入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土地出让收入的区域差异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土地出让价格差异较大以及对土地供应缺乏有效控制。土地出让收入的区域差异加剧了区域间财政收入能力的横向失衡,也加大了中央政府均衡区域间财政能力的难度,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3.
网上商店在经营中普遍遇到了商品交易数量少、无传统资源支撑及高成本运作等困难,区域性网上商店要发展必须对其本身有一个战略的认识,并能解决好成本控制问题。对于区域性网上商店,除了要提供价格优惠的商品外,还应该坚持本地化发展,坚持地域性和业务性联合,并采用商品价格依据配送时限而定的物流配送体系,从而有效降低配送成本,最终实现区域性网上商店从生存到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4.
区域金融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晶莹 《改革与战略》2008,24(11):111-114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由于每一地区的经济、金融环境各不相同,有必要对区域金融创新体系的建立进行探索与研究,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因此,为了促进具有区域特色的金融创新的产生和发展,并使金融创新促进本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针对现有研究,文章对区域金融创新体系的概念界定、要素构成、运行机制、功能作用和构建中的实践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5.
China's Regional Disparity and Its Policy Responses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The fruits of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ver the 3 decades have not been distributed fairly across different regions. Using data from a sample of 815 Chinese listed firrns during 1998-2004, our error-correction investment model showes evidence of different financial constraints on firms' invest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We argue that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ies have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regional inequalities. To control the rising inequality, China has shifted its focus from the coast to the interior regions. However, 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difficult for the government to direct the economy, as market mechanisms now have afar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 economy than the government does. The people-centered approach of the current leadership has meant that substantial attention has been placed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disparities in an attempt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 China needs further extensive reforms if all the measures for reducing regional disparity are to be effective.  相似文献   
26.
Using data on China's provincial economies for the period 1978–2005, we decomposed the causes and factors that have contributed to inter‐regional per capita income disparity. Variance in capital per employee and variance in capital elasticity are found to be the two main sources of income disparity while the employment–labour force ratio is shown to b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containing the rise of income disparity. An analysis on inter‐regional factor reallocation effects reveals their relatively small and in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overall growth performance. It is also discovered that capital has in most years flowed in the right direction to pursue higher marginal productivity across provincial economies. Inter‐provincial labour movement, on the other hand, had not displayed significant equilibrating effects until institutional reforms started to allow freer inter‐regional labour mobility in later years. Generally, we conclude that market‐oriented factor mobility has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equalizing factor returns as well as enhancing growth efficiency across regions.  相似文献   
27.
针对旅游者对将要访问的城市比较陌生、选择旅游对象物时出现茫然的现象,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旅游者,基于旅游行政管理的立场,提出了城市旅游标志物概念,认为其核心成员的确定需要基于遗产性、规模性、便捷性和公益性4个原则,并给出了核心成员、支持成员和外围成员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28.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新经济地理、要素流动与经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主要表现为区域间差距的扩大,而非区域内部差距的扩大。这一现象的发生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新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下,具有区位优势的东部沿海地区吸引了中西部地区大量的生产要素进行跨区域流动,加上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使得中国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因此,中央政府应该采取有力措施,以便在全国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进而达到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目标。  相似文献   
29.
在城市经营浪潮的背景下,零陵区作为我国中部地区一个落后的小城市进行城市经营的必要性;借鉴全国其他城市经营的经验,探讨该市经营的模式;指出零陵应当建设服务型政府,走以产业培育为主的城市经营道路;提出了零陵进行城市经营的具体措施以及在城市经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战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研究符合自己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文章从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研究出发,探讨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及其战略目标,并提出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以期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