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5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97篇
财政金融   389篇
工业经济   448篇
计划管理   1124篇
经济学   1721篇
综合类   685篇
运输经济   82篇
旅游经济   195篇
贸易经济   691篇
农业经济   929篇
经济概况   88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289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429篇
  2013年   645篇
  2012年   469篇
  2011年   569篇
  2010年   405篇
  2009年   396篇
  2008年   420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基于政策演变的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实践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97年张家界黄龙洞和宝峰湖的经营权转让以来,景区经营权转让就一直成为争论的焦点。主要从中国相关政策的演进和资源的价值构成分析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可行性和实践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目前的发展形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2.
运用变结构协整理论研究我国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采用循序检验法确定变结构点,发现在1961年和1980年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均衡关系发生突变;对1952~2003年的数据进行变结构协整检验,得到两段变结构形式,表现为参数变结构的水平趋势项飘移型和状态开关型协整关系,最后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  相似文献   
53.
在建设中国法治行政的过程中,行政法制度内部的失衡、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公众参与热情的高涨,以及社会历史的可持续发展等,都促使行政法制度发生变迁。为更好地掌控制度变迁,探究这些因素如何引起制度变迁,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4.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努力为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化的发展,为维护和实现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地贡献智慧和力量。西部大开发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必须在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上做章。  相似文献   
55.
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互动推动了都市圈的形成。都市圈的形成可以带来分工与资源重组效应、要素的聚集与扩散效应、分享效应以及新型的竞争与合作效应等。在南京都市圈逐步形成的基础上,南京商圈也已初步出现。在南京商圈的进一步发展中,我们应该明确:城市商业结构的总体结构应是商业专业化的形态结构、布局结构、业态结构和技术结构动态组合的过程,南京及周边城市地区要互动调整自己的商业布局、业态与技术结构,选择适合于自身的竞争战略,形成互相竞争与合作的新型区域关系。  相似文献   
56.
奥肯定律表明与正常的(或潜在的或趋势的)增长率相比,高产出增长伴随着失业率的降低,低产出增长伴随着失业率的上升.作为一种经验规律,奥肯定律在西方很多国家的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验证.本文根据1978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进行模型回归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变化与实际产出增长率之间不存在典型的奥肯规律.由于我国公开的失业率并不能反映真实的市场失业率,为此用就业量代替失业率,建立扩大的奥肯模型,分别对我国第一、二和三产业的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进行估计.实证的结果显示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增长与产出增长和物价上涨均为正相关;而我国农业的就业增长与产出增长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57.
由于战略思维和战略制定与实施的线性化,传统的战略设计模式不能适应动态环境的变化,必须强调战略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的动态应变性,改变传统的线性战略思维和静态的战略设计及实施模式.仅对战略设计模式进行改进是不够的,必须在企业内构建动态战略能力.企业的动态战略能力包括动态战略思维能力、战略转变能力和战略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58.
科技产业与市场:需求导向及其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促使产业结构调整越来越依赖于市场需求的拉动。市场需求作为科技产业发展的重点选择和导向 ,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加快了产业结构演变和升级 ,进一步完善了以产、学、研结合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发展体系 ,进而提高了科技产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本文所要研究的是转型期市场需求与科技产业互动发展的相关问题。从市场需求导向角度 ,就市场需求对科技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对科技领先的市场特征进行描述 ,并论述了政府对科技产业市场需求潜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助推力,推动技术进步的力量是对研发的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随着经济贸易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国际贸易、技术进步的关注程度日渐提升。通过深入分析国际贸易与工业行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可以有针对性地应用有效手段对国际贸易进行调整,使其可以继续带动技术的进步并促进工业行业生产率的提升。基于此,论文探究了我国国际贸易、技术进步与工业行业生产率增长的关系,阐述了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对于工业行业生产率的真实影响。  相似文献   
60.
本文从规模优势和发展潜力两个维度,提出数字化产业竞争力的测度方法,并以中国上市公司企业数据为基础,探讨区域层面的差异特征;利用半参数模型,从区域与行业双重层面,探究技术创新在数字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进程中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首先,当前中国数字化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但整体上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递减的阶梯化分布特征,差异突出体现在规模优势层面。其次,技术创新对数字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整体上存在倒U型影响效应,且表现出区域和行业差异。一方面,不同于东部地区,技术创新在中西部地区对数字化产业竞争力发挥着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不同于数字化服务业,技术创新对数字化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具有持续驱动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化制造业和数字化服务业耦合协调度处于较低的非均衡性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