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9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27篇
经济学   83篇
综合类   5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9篇
农业经济   118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7 毫秒
121.
王景伟 《价值工程》2011,30(9):195-195
本文主要阐述了珍稀树种如:胡桃楸等的造林技术措施、改培技术措施、效益分析及建设珍稀树种培育基地的保障措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施肥措施是一项维持草原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的有效管理方式。文章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为退化草地的恢复和改良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 2014—2021年立足于呼伦贝尔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甸草原连续多年的施肥控制试验样地,设置了4个长期施肥处理:不施肥处理(Y0)、低水平有机肥处理(Y1)、中水平有机肥处理(Y2)和高水平有机肥处理(Y3),研究植物物种重要值、功能群和群落物种多样性,并分析在不同施肥处理下的相关性关系和交互作用。[结果](1)随着施肥水平的升高羊草重要值呈抛物线函数变化趋势,且中度施有机肥处理下最高;有机肥添加后的群落以及优势种羊草植物特征数值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随着施肥水平的升高逐渐减小。(2)施有机肥处理的群落高度、密度、盖度以及地上生物量的响应比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响应比随着施肥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比较明显。(3)群落功能群分类与不同施肥水平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禾本科、豆科和毛茛科植物的重要值在不施肥处理与施肥处理之间差异显著;禾本科的重要值与多样性指数之间...  相似文献   
123.
该文选用锡林浩特市1989年和2002年两个时期的landsat-5 TM影像,剔除了影像中的水体、农田(撂荒地)、城镇用地、云以及云造成的大面积阴影,取1989年草原区与2002年草原区的交集作为具体研究区域,计算出该区域的SAVI指数,结合地面实测数据,得出两个时期锡林浩特地区草原的植被盖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2002年有2 790.70km2草地盖度出现不同程度增加,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部小部分地区,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19.46%。有11 552.77km2草地盖度出现不同程度降低,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80.54%,小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土壤沙化。  相似文献   
124.
入侵生物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及危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入侵我国的有害杂草约有96种,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的入侵软体动物、植物病虫害、哺乳动物等在80种以上,地理分布范围较广。生物入侵正成为威胁我国本地自然资源、农林牧渔业生产、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对入侵生物的分布和危害防治的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5.
针对一架山临江公益林区现状,以保护性开发为前提,坚持合理利用的原则,注重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适度增加物种和群落的丰富性,开发旅游资源;以科学考察、定位观察、试验研究、科普教育、种质标本采集、生态旅游、物种与遗传基因保存和自然遗产留存等国家鼓励的与生态公益林主导功能密切相关的开发利用活动为规划主导,进行公益林保护性开发模式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26.
米氏凯伦藻分布及其引发赤潮的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米氏凯伦藻赤潮引发的赤潮频率逐渐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其来源及扩散方式尚不明确。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米氏凯伦藻的生物学特征、发现历史和引发赤潮、与环境条件关系等多各角度,阐述了米氏凯伦藻的分布和发生规律。结果显示米氏凯伦藻为我国海域外来藻种,其源头为日本,传播路径可能以传播压舱水的形式由日本或由日本经由欧美传入我国。该藻种引发的有毒赤潮事件20世纪60年代起在日本最早出现,而我国于1998年才首次出现,随后呈由南向北的扩散趋势,目前浙江和福建海域是米氏凯伦藻赤潮的主要发生区域。米氏凯伦藻赤潮的发生可能与光照、温度和富营养化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7.
基于GIS和RS的繁峙县土壤侵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侵蚀作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本研究在GIS支持下,应用TM遥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的相关信息,快速获得了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地面坡度、植被盖度、特殊侵蚀类型等土壤侵蚀因子空间信息,采用叠加分析法研究了繁峙县不同土地利用状况的土壤侵蚀规律.基于国家水利部制定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快速完成了繁峙县土壤侵蚀强度的判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繁峙县坡度大部分集中在5~15°之间,5 ° ~15°坡度带土壤侵蚀面积最大,侵蚀面积约为2 255.37km2,约占整个繁峙县总面积的77.44%,但是这类土壤侵蚀程度较低,水土流失较少.25°以上侵蚀面积占总侵蚀面积的13.12%.中度以上侵蚀面积主要分布在25°—35°坡度带,而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主要发生在坡度在35°以上,植被指数0.3以下的地方,这类土壤侵蚀的面积大约为600km2.通过对繁峙县的土壤侵蚀程度分析可知,沿滹沱河流域的部分区域土壤侵蚀比较严重,需要相关项目重点治理.  相似文献   
128.
植被覆盖度是衡量某一地区植被覆盖状况的指标,某一地区的植被覆盖状况会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土壤、水分和气候等自然环境要素。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快速发展,郑州市作为中原经济区的增长极,发展速度很快,城市扩张迅速。为了研究郑州市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选取植被覆盖度这一指标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时间阶段的遥感影像估算郑州市不同时期的植被覆盖度,通过分析植被覆盖度变化来研究郑州市的快速增长对植被覆盖度造成的影响。结论如下:(1)2000年郑州市的植被覆盖度主要以低植被覆盖为主,2014年以中低植被覆盖度为主,高植被和较高植被覆盖度略有提高;(2)从植被覆盖度变化来看,2000—2014年整个研究区植被覆盖度主要以轻微增加为主。  相似文献   
129.
基于Radarsat 2全极化数据的多种雷达植被指数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雷达植被指数(Radar Vegetation Index,RVI)作为评价雷达影像植被分布与生长状态的重要指标,对植被生长动态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不同算法的雷达植被指数对于同一地物类型的表征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章通过对比分析3种常用RVI在多种类型地物上的差异,为其在SAR影像特征提取、分类、识别等应用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实验基于武汉市Radarsat-2全极化数据,结合Google earth历史影像和实地调研数据,选取林地、灌丛、草地、耕地、水生植被、建筑、道路、裸地、湖泊、河流10种典型地物样本,从样本折线图分布、类内标准差等方面,对分别通过H/A/alpha分解、Freeman分解和后向散射系数计算得到的3种常用雷达植被指数Van_RVI、Freeman_RVI和Kim_RVI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 3种雷达植被指数有着相似的折线图走势,对植被的监测能力良好,但对于不同地物的敏感性稍有差异:Freeman_RVI对林地等高密度植被区域敏感程度较高; Van_RVI对耕地与林地、灌木与林地具有一定的区分性; Kim_RVI对水体与建筑的敏感程度较高。[结论] Freeman_RVI对高密度植被识别能力最好,可用于林地提取、森林制图; Van_RVI对植被与非植被的区分能力最好,适用于植被提取; Kim_RVI数据预处理计算速度最快,但提取精度不高,可用于应急制图。  相似文献   
130.
河岸植被对防治河水污染的拦截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毅琴 《林业经济》2012,(5):120-122
以山西沁河源头河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四种试验模式,测定30°草坡、18°草坡、乔灌草植被带、灌草植被带对研究区常用化肥尿素、硫酸钾、复合肥中NO2-、NO3-、NH4+、PO43-四种离子的拦截率。结果表明:18o草坡对不同化肥溶液中各离子的拦截作用均强于30o草坡;乔灌草搭配对各化肥溶液中NO3-、NO2-、PO43-、NH4+离子的拦截率在1m、2m、3m处均大于灌草搭配,乔灌草搭配对4种离子的拦截作用强于灌草搭配。建议河岸缓冲区设计时,结合实际条件,坡度设计越缓越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在河岸植被构建时,优先考虑乔灌草植被带搭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