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345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39篇
经济学   37篇
综合类   58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63篇
农业经济   17篇
经济概况   29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上海保险》1997,(5):38-38
“愉快人身保险”—该保险以家庭为保障对象,凡年满18周岁的城乡居民,均可为本人及家庭成员(不论年龄大小)共同投保愉快人身保险。保险金额可自由选择,投保人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最高赔偿限额,以使自己获得充分的经济保障。该保险综合性强,一张保单,具有多项保障功能,即:(1)平安保险—被保险人不幸遇意外伤害事故导致死亡或残废时,可获得全部或部分的保险金;  相似文献   
22.
论农村人身保险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俊生 《上海保险》2006,(10):12-14,7
近来,我们对安徽、河南等地的农村人身保险的发展作了一些实地调研,发现分支公司大多对产品意见很大.认为总公司的产品开发没有很好地兼顾城乡之间以及不同农村地区之间保险需求的差异性,产品不能适应当地农村保险市场的需求特点。导致业务拓展困难。笔者结合调研中的体会,尝试初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农村保险的需求有哪些特点?目前农村保险的供给与需求在哪些方面不相匹配?供求出现矛盾的原因何在?农村保险产品开发应该秉持什么原则?  相似文献   
23.
郝演苏 《中国金融》2006,(13):57-58
2005年,我国健康保险业务收入为312.3亿元,仅占当年人身保险业务收入的8.45%;同期健康险的赔款与给付支出107.9亿元,占当年人身保险业务赔款与给付支出总额的23.57%。这组数据表明,健康险业务收入对于保险业的贡献度虽处较低水平,但其赔款与给付支出却相对占较大比重,显示健康险在人身保险产品中处于尴尬位置。  相似文献   
24.
在我国大中城市以及东部沿海省份保险业蓬勃发展的今日,深入研究西部贫困县域保险发展态势、探索发展道路,对我国保险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具有深刻意义.本文通过对天峨、凤山、凌云、那坡、乐业、隆林和西林等七个广西贫困县的调研分析,积极探索广西贫困县域人身保险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5.
偶见 《上海保险》2004,(2):44-45,42
刘祥斌、李良槐二位先生于《上海保险》2003年第9期撰文《寿险保单质权设立研究》(下称《刘李文》)对寿险保单质押制度予以探讨,笔者阅后深得启发,然觉文中几处概念理解有误,致其结论有失偏颇。 一、人身保险的储蓄性 《刘李文》提出:由于人身保险合同主要以投保人缴纳的保险费集中起来,构成人身保险责任准备金,而最终由保险人以保险金的形式返还给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因此,人身保险合同具有储蓄性质。 财产保险、短期意外险也可作  相似文献   
26.
1998年5月,女儿王某为母亲张氏投保了终身寿险,经母亲同意,受益人为王某自己。王某有一个哥哥叫王刚,好吃懒做,四处游荡,王某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怕母亲年老无人赡养才为她买了保险。1999年9月,王某回娘家看望母亲,不料因煤气泄漏,王某和母亲张氏双双中毒身亡。远在外地的  相似文献   
27.
2004年第2期《上海保险》刊登的“上海保险学会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的建议”(以下简称“意见稿”)一文,阅后收益匪浅。“意见稿”的内容丰富并具有现实意义,是规范保险活动法律主要依据之  相似文献   
28.
很多人对分红险都有看法,诸如分红太少、退保手续复杂等。联想到分红险几年前在保险市场上的风光大好,使得人们更要冷静审视分红险,还它的本来面目。实际上分红险是一种储蓄加保障双重功能的保险产品,其保障功能比传统寿险产品要小得多,主要是意外险。因此,许多投保分红险的人看重的是其投资功能。目前分红险的分红都比较低,在购买分红险得到的收益可能比不上银行存款所得利益的情况下,保户自然会选择退保。单从字面来说,分红险中的“分红”似乎太吸引人的眼球了,使很多客户对此产生了误读,这样就让保险产品本身变得尴尬起来。如果消费者单…  相似文献   
29.
建立符合我国保险业实际的内含价值评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以来,保险业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现,不断调整业务结构,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越来越需要更加完善的保险业务评价体系,来全面地反映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为企业发展和保险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前一时期,我们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  相似文献   
30.
一、引言在 “精准健康扶贫”的大背景下,大病保险政策是解决居民因病致贫的重要举措,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早在2014年,保险助力精准扶贫的具体工作就已经开展,如扶贫项目中的信用保证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小额人身保险以及本文研究的大病保险等,这标志着保险助力精准扶贫的框架基本形成,并在不断推行和完善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