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2篇
工业经济   23篇
计划管理   139篇
经济学   45篇
综合类   56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13篇
农业经济   25篇
经济概况   191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针对目前《美术鉴赏》教材内容的相对不足,进行了广西民族民间美术内容融入课程的可行性研究,并为此建立了相应的教学指导思想,对广西民族民间美术资源进行科学的组织选用;在教学中,设计和遵循了新增知识切入课堂的三个原则,主要应用了"双向互动式"教学方法和教师主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2.
杨立 《价值工程》2015,(1):328-329
建构主义在新媒体时代的应用模式不断得到创新。本文结合新媒体技术的特点,深入剖析建构主义理论在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昨日黄花与明日黄花,虽然从字面上看只有一字之差,但深远的历史文化内涵却是谬之千里。从字面上来理解,昨日黄花,一目了然,通俗易懂。为此,现代人使用昨日黄花来比喻已过时的新闻、消息等事物屡见不鲜,就连某些知名广播电台播音员也在用此词语。但看看深远的历史文化内涵,就会知道没有昨日黄花这个词,而是明日黄花的误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古诗词是最具魅力的,短短数字,简短而精悍,却浓缩了作者的无限情感。中国的古诗词也是最能体现汉字之美与古人智慧的。读古诗,会感觉古人的思想跃然纸上,诗中的情景如在眼前。 而爱情是古往今来最真挚的感情。关于爱情的古诗词,有太多太多。从先秦的《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到处都有爱情的影子。  相似文献   
15.
张国宏 《秘书》2015,(2):36
范成大(1126年—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书法家。官至资政殿学士,领洞霄宫,加大学士。追封崇国公,谥文穆。其书法师法黄庭坚、米芾,与陆游、朱熹、张即之被誉为"南宋四大家"。《诗碑》立于淳熙八年(1181),原石已佚。有拓本流入日本,此为日本明治二十二年翻刻本,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此本翻刻精良,较好地体现了范氏晚年书法风貌。是年书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14,(5):I0001-I0001,F0003
“中国民商书画院”栏目为企业家打造一个书画鉴赏、投资、收藏的平台。以书画作阶梯,搭建通往“民营企业家精神家园”之路。欢迎书画家、企业家参与!  相似文献   
17.
我们国家当前的素质教育没有及时的跟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在年轻人当中,一些自私自利以及拜金的行为非常广泛,缺乏精神上的追求,没有理想.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行为越来越少,做好事的成本越来越高,这都是我国现行教育中缺乏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本文详细的分析了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对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具体作用,并且以此作为理论基础,同时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对于如何利用古诗词教学来进行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教育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可以通过语文中古诗词的教学,深化对于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搞古玩收藏,藏家往往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经济实力、鉴赏水平来决定自己的收藏取向。但是,常有人脱离“轨道”钻进牛角尖里,不仅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也没能真正体会到收藏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陈碧兰 《价值工程》2010,29(7):202-203
针对职高生的特点和现状,就结合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古典诗词鉴赏实践谈了一些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何智敏 《魅力中国》2010,(34):254-254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明珠,干百年来,古诗词由于其隽永的意境,凝练的语言,优美的音韵而脍炙人口,并且不同类型的诗词也为培育青少年的审美趣味和高尚情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