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4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35篇
经济学   13篇
综合类   31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3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34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一语言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有的动物也能发出比较复杂的声音,表达感情和传递信息。现在动物学家也在研究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破译那些叫声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这种声响不是语言,这一点可以肯定。从语言发展到文字,更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没有文字的时候人们只能面对面讲话,讲完就完了;有了文字,信息的传播就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写文章是有文字以后的事,有文字以前古代  相似文献   
42.
剑锋 《财会月刊》2011,(2):I0016-I0016
恶搞现在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什么影视、小说、人物都成为被恶搞的对象。其实,恶搞并非现代人的专利,古人在这方面也毫不逊色。就拿唐诗来说,被古人恶搞尤其多。王之涣有首著名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据气象学家竺可桢考证,玉门关在嘉峪关外,黄河水系中离它最近的大通河距离也有三百公里,并且其闻还有绵亘的山脉阻隔,怎么会有黄河远上的感觉呢?竺可桢认为,这是将黄沙写成了黄河之故,王之涣看见的是黄沙卷上了白云间;  相似文献   
43.
核心提示:时建锋的逻辑是,要把被别人合法抢走的钱,用非法的手段抢回来。农民起义的逻辑也大抵如此。话说有一个小朋友要进幼儿园,照例被老师问会背唐诗吗,小朋友张嘴就来: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打山前过,留下买路财。您还别笑,要论传播率,这首诗恐怕比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要广泛得多,更要深入人心得多。  相似文献   
44.
书斋名欣赏     
旧时名流雅士大都建有自己的书斋,并为之起名为斋、屋、居、室、堂、馆、轩、园、亭、庐等雅号。这些饶有情趣的室名,常给人以有益的启示。西汉著名辞赋家杨雄的书房名为"玄斋"。斋主青年时代擅长辞斌,尤钟爱屈原和司马相如。晚年深感辞斌无益于世,转而研究哲学,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两著作均在"玄斋"写成。  相似文献   
45.
近日,读到一首王昌龄的《青楼曲之一》:“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楼头小妇鸣筝坐.摇见飞尘入建章。”觉得超像一个微电影的剧本。  相似文献   
46.
从唐诗看唐代的手工业和商业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唐代一代之文学的唐诗里有许多关于唐代手工业和商业的描述,如对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的描述、对工商业繁荣面貌的描述、对商人生活的描述、对主要手工业技艺风俗的描述、对主要商业风俗的描述等。这些描述为后人研究唐代的工商业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有些描述甚至可以补史书之缺。  相似文献   
47.
宇文所安是当代海外汉学家中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的最杰出者之一,作为一个外在于中国文化的研究者,他从一个纯粹西方人的视角,审视和解读唐诗,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令人"惊异和兴奋"的唐诗的侧影。  相似文献   
48.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月"以其独有的特质,点缀着古典诗词,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化的重要意象.月在唐代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月"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49.
《现代企业》2012,(2):68-69
陕西省和西安等10个市荣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称号本刊讯今年陕西省文化体制改革再传捷报,在山西太原举行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陕西省和西安等10市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2月17日至18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  相似文献   
50.
王十月 《潮商》2011,(2):91-93
南宋词,晚唐诗。都是我极喜爱的。而南宋词人里,姜白石的词风"清空峻拔,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踪。"姜词大抵是清空、幽闲、随意、雅致、哀伤、深情的。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鄞珊的画,有与姜词意境相通之处。清空、幽闲、随意、雅致、哀伤、深情。此十二字,我觉得差不多是鄞珊的绘画追求。读过她的一些散文和小说,她的文风,与她的画风相似。也是清空雅致而不泛深情的。我第一次见到鄞珊的画,画是工笔,题材也是以兰为主。这应该是鄞珊早一阶段的画。她的工笔兰花,有着很鲜明的个性。她的线描能力很强,长线条劲道十足而又温婉内敛,没有相当的书法功底,没有下过一番苦功夫,是很难做到的。她的书法练的是瘦金体,与她的画风很和谐。相比对她线描能力的惊讶,我觉得她的工笔兰花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