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4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35篇
经济学   13篇
综合类   31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3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34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如果要谈中国古典文学,就很难回避其中最显著的特征,那就是汉语诗歌中必然存在的平行结构。很多的批评家在谈及汉语诗歌的中心建构原则中都提到这一点,声音上的平行结构,词语层面的平行现象,句法层面的平行已然成为阅读唐诗和解读唐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2.
《宁波通讯》2012,(8):2-3
建于宋景德三年(1006年)的奉化市溪口镇,钟灵毓秀,文化积淀厚重,是国家AAAAA旅游景区。溪口雪窦山,峰峦迭秀,瀑泉横飞。早在晋代已为王羲之等名士所向往,入唐以来形成了"浙东唐诗之路"的东支线。宋代,雪窦山胜境被宋仁宗认定为梦游之地,敕谕"应梦名山"。其三隐潭大峡谷瀑布群地处雪窦山  相似文献   
63.
中国古代诗歌中最有意味、最为特殊的现象,即是名词语句的存在。它脱离了常见语法中的谓语动词和形容词,亦不需要连词,却能创造出极有韵味的效果。南朝五言诗在名词语句句法上的发展与开拓为唐诗繁荣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唐诗在此基础之上的深化和升华则是唐诗走向诗歌巅峰的重要因子。本文拟从名词语句句法方面探究南朝五言诗名词语句对唐代五言诗名词语句的影响,通过对比南朝和唐朝诗歌中的普通名词句、时地名词句、不平行名词句,深入分析总结唐代五言诗对南朝五言诗名词语句句法的沿革。  相似文献   
64.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诗歌是其重要组成部份。"不读诗,无以言。"读诗是一种享受,一种陶冶,一种教养,是人格健全的重要内容。那么我们该如何读诗,怎样提高鉴赏能力呢?  相似文献   
65.
杜甫的声明     
我是唐代工部郎杜甫。本人于一千多年前曾发表过一篇题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作。后来广为流传,特别是诗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风雨不动安如山”两句,备受推崇。我估计,后人之所以评价我是现实主义诗人.恐怕也与这几句经典诗句有关。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就因为这几句诗.最近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和沉重的压力。现在,我不得不发表致歉声明,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66.
语篇语言学(text linguistics)拓宽了传统语言学的研究视野,将之应用于翻译研究,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语境、文化和交际功能,使翻译从静态的词句视觉转换到动态的语篇视觉,从而产生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言语交际的"共鸣".本文拟简要介绍语篇语言学在翻译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将之引入到中国古典唐诗英译中,提倡在唐诗英译中树立语篇意识,用语篇语言学方法去指导具体的翻译操作,准确地传达原诗的"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和交际功能,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全球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67.
唐诗中出现的一些植物名称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是汉语文化负载词的一部分,译者想准确地翻译这些词汇并非易事。许渊冲是唐诗英译的成功典范,他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可供其他译者学习与效仿。本文将把由许渊冲英译的《唐诗三百首》一书中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植物名称作为研究对象,意在分析与总结许渊冲在英译此类词汇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68.
静享书香     
正夜深人静,窗外大雪纷飞,独自一人,沏一壶好茶,捧一本好书,淡淡清香,回味悠长。书可传递文明,穿越时空。"坐地神游八万里,纵横上下五千年。"聆听孔子论语左丘春秋,遥望秦时明月汉时雄关,欣赏唐诗神韵宋词芳菲。顷刻间,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到"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江南,从"寒江近户漫游声"的冬日到"草色青青柳色黄"的春天,自然更迭,生命轮回。和尼采谈论超人哲学,与马克思交锋货币战争。感受"采菊东篱下""独钓寒江雪"的悠闲与恬静,感悟  相似文献   
69.
马伯庸 《华商》2014,(2):83-83
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和它最初的版本己大不一样。  相似文献   
70.
唐诗的发展与繁盛是社会发展以及诗歌本身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唐诗成熟完美 ,呈现出同以往诗歌所不具备的综合性、多元性、整体性及个别性的特点。文章从和谐的角度来分析唐诗的内容、形式及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