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4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35篇
经济学   13篇
综合类   31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3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34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秦长栓 《魅力中国》2013,(29):91-91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滞留夔州时惨淡经营的一组七言律诗。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当时蜀地战乱不息,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日《秋兴》o这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命意蝉联而又各首自别,时代苦难,羁旅之感,故园之思,君国之慨,杂然其中,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沉实高华的艺术精品。清代黄生《杜诗说》就说:“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一生心神结聚之所作也。”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说:“怀乡恋阙,吊古伤今,杜老生平俱于见此。其才气之大,笔才之高,天风海涛,金钟大镛,莫能拟其所到。”  相似文献   
92.
只要提到臭皮匠,我们马上就会想到诸葛亮,又马上会想到“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这个成语。它形象地阐明了集思广益的道理。这个成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加强说理。在英文中有一句成语,叫做“例外恰恰证明规律”。即是说,人们之所以对一些反常的事例津津乐道,如三岁小儿能熟读唐诗,无臂青年能用脚绣花等等,恰恰说明,在通常情况下,三岁小儿不可能熟读唐诗,无臂青年无法绣花。文化大革命中,“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的说法常被引用来贬低知识和知识分子,就是混淆了例外和规律的关系,从而颠倒了真理和谬误。  相似文献   
93.
焦正安 《经济研究导刊》2010,(31):251-253,255
"一切艺术品只有对懂得它们的人们才显得重要"。优秀的文艺作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可以发挥广泛、神奇的"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文艺作品的创作是生产,文艺作品的接受(阅读与欣赏)是消费。最大多数国民自觉的高层次的欣赏,是文艺事业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94.
方回所撰<瀛奎律髓>,是一部集诗选、诗格、诗话为一体的诗学名著,对后世影响颇大.人们对方回诗学的评价一直存在分歧,主导性的观点,是认为<瀛奎律髓>体现了"江西诗派"的宗派之论,由此衍生出一些批评性意见.但方回论诗,并不偏执,总是兼及两端,希望在两端折中互济中求变求新,为诗歌发展寻求新的出路.所谓两端,如既为宋诗张目,又力倡以盛唐为高标;既倡"格高为第一",又重圆熟,希望以圆熟济格高;既重诗法,又倡无法;既重工巧,又以浑成为至高境界等.只有同时关注方回论诗之两端,我们认识的才是完整的方回.已有的方回诗学研究,多关注一端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另一端,由此带来对方回认识的偏颇.这被忽视的另一端,多表现在他对唐诗的论述中.  相似文献   
95.
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主流教学模式.唐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面对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初级唐诗在线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也应从教学技术、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抓住新时代对外汉语教学发展中潜在的机遇.本文旨在借鉴线下唐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宝贵经验,通过...  相似文献   
96.
《品牌》2014,(1)
唐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要想研究唐诗,最重要的是研究唐诗的意象。因此,意象是翻译唐诗的关键。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原则,引用了一些唐诗翻译的例子,将这些例子进行比较,探讨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如何更好的翻译唐诗的意象。因而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97.
唐诗中西域马意象颇多,这反映了一种政治的策略和动向,同时也是文化交流的必然产物。唐诗中西域马在不同场合抒发着诗人不同的心态,而这种特殊的物资又与唐人的建功立业之志有密切的联系,从而成为唐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之一。  相似文献   
98.
何丽娜 《魅力中国》2013,(10):308-308
琵琶作为古老而又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自古就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唐诗与琵琶艺术的交融上。文学与音乐本来是两种艺术,完全可以独立存在。文学作为一种载体,将器乐的这种发展记录下来;而且文学又不单单只是记录这种发展,同时也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在民族器乐发展、丰富、完善的过程中起着特殊而又重要的作用。纵观整个中国古典文学与民族器乐相互融合的历史,琵琶无疑是一个主角。而这种交融关系又主要体现在琵琶与唐诗这种极具典型性的中国古代文学文体上。究其原因,试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
最近,笔者收到很多早期教育机构发来的短信。其中,某国学班在短信中做出了这样的承诺:“保证4岁的小孩在两个月课程结束后,会背30首以上唐诗。”笔者不禁感叹,对于4岁的孩子来说,即使能够背出30首唐诗,也不见得能理解诗中之意。  相似文献   
100.
李凯源 《现代企业》2011,(12):69-69
李商隐在《富平少侯》中写了一个年幼嗣爵的官宦后代的奢侈生活:“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当宫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