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6篇
经济学   16篇
综合类   5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9篇
贸易经济   10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37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徐州是上古养生学家彭祖的故国,是汉代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故里,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都,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众多。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被誉为"汉代三绝",构成了徐州历史文化的精  相似文献   
102.
《重庆与世界》1994,(1):6-8
重庆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规模宏大,雕凿精美的大足石刻,震惊中外的"上帝折鞭之处"——古战场钓鱼城,光照千古的"蔓子之墓"享誉于世,吸引众多的中外游客来渝观光,流连忘返。重庆市受国家名文保护的文物古迹有120余处。大足石刻风景区:位于距重庆170公里的大足县。  相似文献   
103.
我国乡村旅游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至21世纪初步入全面发展时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对乡土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力等问题,诸如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过于强调现代化升级与改造,导致当地一些文物古迹、人文传统、民俗风情等乡土文化遗产遭到破坏;或一味模仿示范村模式,致使乡村原有特色与风貌丧失殆尽,千村一面、毫无特色,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值此乡土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之际,由鲍黎丝、黄明珠、刘明艳合著,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乡土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一书于2019年5月正式与读者见面了,该书意在为读者普及对乡土文化遗产的认识,唤醒公众对乡土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并试图探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04.
小洲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东南部,是广州“万亩果园”保护区内的村庄,面积4.5平方公里。小洲村从元朝开村,是具有1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村。小洲村作为广州市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难为可贵的是,这些文物古迹在大都会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仍能得到完整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小洲村独特的水乡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艺术家来到这里进行艺术创作。是艺术家们寻觅创作灵感,写生、摄影的首选之地。  相似文献   
105.
以大运河文化带中1 809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称“国保单位”)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地理视角出发构建地理空间分布统计理论框架,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标准差椭圆等系统分析各历史阶段下国保单位在空间上的集聚、形态、方向、规模、类型等分异特征,并基于历史地理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国保单位总体上趋于集聚分布,整体呈现“西—北—东南密、中间疏”的分布特征,集聚位置以北京、河北、河南、江苏、浙江为主,不同历史时期空间集聚存在差异;(2)在空间形态上,各历史时期国保单位集聚位置和形态从原始社会至近代以来呈现动态演变趋势,多以历史上都城所在地为扩散中心,空间形态随其变化而变化;(3)在方向特征上,国保单位重心迁移方向均以大运河为中轴对称,迁移轨迹为“西北—东南—东北—东偏南—东北—东南—西北”,方向变化趋于扁平化,重心迁移主要集中在安徽、河南、江苏、山东等4省交界周边区域;(4)在规模特征上,与核密度分析所呈现的集聚分布特征吻合,且以大运河源头的京津至终点浙江杭州的国保单位规模最大;(5)在类型特征上,主要以古建筑为主,各类型国保单位在历史时期具有多样化特征,并伴有一定的连贯性,且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