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31篇
经济学   14篇
综合类   3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45篇
农业经济   10篇
经济概况   42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明 《新经济》2006,(7):10
首先,我代表岭南经济学奖的发起和主办单位《新经济》杂志社,向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学者专家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对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为举办本次盛会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2.
方洁 《中国报业》2014,(5):48-49
在全球新闻界,“数据新闻”已经不再停留于一个新名词,它代表着新闻业正在进行的一系列如火如荼的实践。☆数据新闻的前景被看好2013年6月,由全球编辑网络(Global Editors Network)和谷歌赞助的一项新闻作品评选活动公布了该年度获奖名单:8个新闻作品从300多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数据新闻奖”。  相似文献   
3.
《新电子》2014,(8):74-74
4月2日,一直是“高大上”的新华社,突然对八卦新闻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其在官方微博中写道:先发“预告”吊足胃口.再图文并茂绘声绘色,明明是活脱脱在导演狗血的八卦剧,却标榜这是“新闻报道,呈现事实”。在当前新闻战线持续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背景下,“文章事件”如与新闻报道有关,无疑就是中国新闻界需要警惕的一声警钟。  相似文献   
4.
"谁较真了,谁就输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句话开始流行起来。"较真"这个词儿,亦褒亦贬。有人就喜欢钻牛角尖,认准一个死理一头撞死南墙。大概看到周围"撞死"的人太多了,国人也聪明了,不再在一棵树上吊死,于是身边的风气越来越"活络"。本期"看世界"栏目几位作者却在不同的国家体验到了截然不同的"较真劲儿"。无论是与芬兰的公务员打交道,还是在美国如绣花般的修墙补洞,甚至是误解了一位韩国手机维修师傅,他们的那股"较真劲儿"都让作者们感慨不已。去这些国家参与商务活动时,是不是也应该改改一贯的浮夸作风,入乡随俗地"较真"呢?这不仅是在社会管理、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中体现出的风土人情,更是人的道德素养、内心品质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5.
冯越  苏航  王盛波 《东北之窗》2011,(21):18-19
10月25日,为迎接第十二届中国记者节,深入开展新闻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大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今年被评为辽宁省、大连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的代表,到长海县进行"走基层、海岛行"活动。这次别开生面的记者节活动,受到了各新闻媒体的欢迎。尽管各媒体的记者工作都非常紧张,但是,各媒体领导还是做了妥善安排,  相似文献   
6.
鞠晨 《理论观察》2009,(1):172-172
近些年来,新闻界有句行话叫:“抓热点问题,写热点报道,增强可读性、可听性、可视性”。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新颖独到的融新闻性和思辩性于一体的焦点话题专栏、节目见于报端、广播、电视。比如“今日话题”、“新闻夜航”、“社会方圆”等等。社会热点已是新闻宣传的重要内容之一。什么是社会热点?社会热点是社会舆论的一部分,是集中汇集在某一问题上的舆论,可以理解为公众普遍关心的,与大多数人切身利益相关联的,  相似文献   
7.
2010年11月13日,老报人范敬宜离开了我们。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报纸事业,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更给编辑记者们树立了一个职业的标杆,值得我们去研读,去仿效。本文作者是范敬宜任经济日报社总编辑时的同事,他用饱含情感的文字,追忆了与范敬宜一起走过的日子,寄托了对逝者的哀思和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8.
1993年南非自由摄影记者凯文·卡特因一张《饥饿的苏丹》的照片闻名于世,也因这张照片不堪重负,选择自杀。 许多年后,不管在新闻界还是经济界,《饥饿的苏丹》依然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人们感怀凯文·卡特的成就与悲伤,  相似文献   
9.
楚之雾     
碧云 《湖南地税》2007,(5):64-64
我想用一种酒的名称来作为我今天作文的标题,虽然带有满身的酒意,但与我与本文的主人,都无不具有某种密切的关联,原因很简单,那是因为我们都很热爱酒。“楚之雾”——一个有着深刻文化底蕴而且具有诗意的名称,它作为一种酒,流传在一个极小的空间,当然,如果我们把湖南的书画界、或者新闻界看作一个世界的话,那么,它的名声就了不起了。工笔画家孙建林就为它作了一首好诗:“善事天天做,好运年年来;三杯楚之雾,增寿又添财。”它源于一个人的名字,他叫张楚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今天来参加“2007年全国农业十大新闻、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的揭晓仪式,和首都新闻界的同志及奋斗在农业农村一线的杰出代表们见面,我感到十分高兴,在此,我首先向当选的农村基层干部新闻人物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广大农村基层干部为。“三农”事业付出的辛勤汗水和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