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55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26篇
经济学   116篇
综合类   47篇
贸易经济   186篇
农业经济   14篇
经济概况   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徐艳 《现代经济信息》2014,(19):179-180
本文通过以巴西咖啡为例阐述“贫困化增长”理论,从“贫困化增长”的四大前提条件、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要素贸易条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纺织品出口潜存着“贫困化增长”的趋势,由此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32.
本文运用帕氏价格指数对1992-2013年大陆与治湾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研究其发生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两岸初级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比较平稳,而两岸整体贸易和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主要处于下降的趋势中,且下降幅度较大;在制成品内部,资源型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波动不大,下降比较多的是中高技术类产品。台商对大陆投资、两岸贸易环境的改善、台商从事加工贸易等是引起两岸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主要因素。本文最后对进一步推进两岸经贸关系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33.
S曲线作为国际经济周期的研究内容,指贸易收支与贸易条件的当前和未来值负相关,与贸易条件的过去值正相关的图示相关关系。S曲线为贸易收支的动态平衡提供了一条自动恢复机制,对于缓解和扭转国际经济失衡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意义。本文梳理了国际上研究S曲线的文献,强调了研究我国S曲线的理论意义和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534.
我国对外贸易形势与转变增长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形势,并就对外贸易中贸易条件恶化、竞争力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几点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535.
“贸易条件恶化论”的论争与发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贸易条件恶化论"是由劳尔·普雷维什和汉斯·辛格提出来的一种理论,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广泛争议,由此引发了一场历经数十载的"贸易条件之争".然而,这一理论并没有因此失去其生命力,而是获得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这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外围国家可能会继续面临贸易条件恶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536.
关税、走私和福利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烽 《财经研究》2001,27(9):32-37
本文旨在通过构建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走私的均衡分析框架,以期探求:存在走私实际成本时,走私者行为如何决定,以及引入政府反走私行动、关税税率上升等外生冲击后,走私相关效应如国民福利效应将发生怎样变化?  相似文献   
537.
近代中国对美国贸易的贸易条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美贸易是近代中国三大(中英、中日和中美)对外贸易之一。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条件虽然并不完全有利于中国,但也未见明显恶化,甚至在1920年以后直至1936年,中国的贸易条件呈逐步改善的趋势。这与中国同期对外贸易条件日益恶化的事实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可以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其贸易条件并非完全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538.
2009年4月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于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贸关系发展,规避汇率风险,改善贸易条件,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相似文献   
539.
贸易发展最终的目的是要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从近年来的贸易数据来看,中国对外贸易成为支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福利提高的"引擎"。但深入分析体现中国贸易利益的关键数据,可以发现存在出口结构低级化、贸易条件恶化、出口收入增加主要依靠规模的扩大、加工贸易增值链较短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福利的有效提高,使得经济在长期发展中有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可能,或者说出现"相对贫困化增长"的可能。  相似文献   
540.
汇率波动的贸易条件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的是汇率波动的贸易条件效应。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当汇率波动时,贸易条件会以汇率波动的一定比例发生变动。一般来说,本币贬值其直接后果是出口价格下降和进口价格上升,贬值国的贸易条件恶化。而本币升值,升值国的贸易条件改善。由于汇率波动对进出口价格的转嫁率不完全,在1990年代以后,日本汇率波动对日本贸易条件的影响变得不明确。汇率波动的贸易条件效应除了与原来的贸易条件和汇率有关外,还与进出口供给和需求弹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