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98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262篇
经济学   121篇
综合类   42篇
运输经济   6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66篇
农业经济   183篇
经济概况   22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春 《中国金融》2007,(16):71-72
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一种新的农民贷款难问题逐渐凸现,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  相似文献   
2.
庞山岚 《今日重庆》2008,(6):136-137
平武桂溪乡干余受灾群众已经返乡开展生产自救。 “回家的感觉真好,我们乡村的空气就是新鲜!”走下大巴车,桂溪乡桂溪村村民谢明均开玩笑说。 地震后第九天,22日下午4点43分,谢明均和其他60多名受灾群众平安返乡了。  相似文献   
3.
何平 《中国报道》2008,(3):26-27
每年春节前夕,都是衣民工返乡的高潮,也是衣民工“退保”的高潮。  相似文献   
4.
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国内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加上元旦、春节临近,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开始集中返乡,给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情况和新问题。  相似文献   
5.
彭健 《老区建设》2006,(8):30-31
寻乌县龙廷乡大团村石牙下阳天茶场始创于1997年。创办梅流东原是该乡的一名失地农民,常年在外打工。1997年,梅流东返乡创业,采用“公司+农户”的组织模式,选择大田村石牙下这个地方刨办茶场,带领家乡农民种茶。几年间,茶场吸收带动农户68户,茶叶种植面积由原来的60亩扩大到现在的1080亩,茶场年收益70万元以上,每户茶农年均纯收入也达2万元以上,纷纷在茶园新村中建起了新房。与此同时,当地的民风也在悄然变化,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社会安定,使这里成为被派出所“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6.
2015年元旦前夕,从上海打工归家的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大墅镇村民王强盛、王华茂兄弟,二人刚下车就奔到了镇上的农民工创业园,放下肩上的大包,站在创业园的大门外热切地向里看去,还不时地交谈着。门卫室的小张好奇地走来,问道:"请问你们是来找人的吗?"王强盛和王华茂二人尴尬地笑了,忠厚地说道:"我们刚才上海打工回来,听说县里的农民工创业园搞得不错,就迫不及待地想来看看!我们也想明年能留在家乡挣钱!"  相似文献   
7.
8.
《创业家》2014,(4):44-46
只有在春节,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开医院的莆田人,才会集体返乡聚在一起。年初十;麦晨三点,新年的鞭炮声还未散尽,房地产商冯仑就匆匆从外地赶到莆田。6个小时后,万通和新希望合作的210亿元地产项目即将在温州举行开工典礼,当地政府四大班子均将出席。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中西部地区由于条件受限,发展比较滞后,劳动力大量转移,"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返乡农民工创业新潮,增加农村就业,脱离贫困,逐步实现乡村振兴,人民富裕。随着我国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传统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在农民工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和资金的基础上,返乡创业成为农民工就业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0.
工伤致残农民工受工伤、残障和户籍制度叠加效应的影响,在城镇实现再就业或生存变得困难重重,最终选择"弃城返乡"。从短期来看,返乡决策是工伤致残农民工基于个人和家庭的最优经济抉择也是维持其生存发展的无奈策略,事实上,农村单一、薄弱的社会支持网络并不能给返乡的工伤致残农民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从长期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及均等化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来看,"弃城返乡"更是阻碍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加了农村贫困风险、制约了工伤康复和再就业需求。增进工伤保险制度的长效设计、整合城乡一体的就业培训资源以及基础适度、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保障政策和相关社会服务是促进工伤致残农民工"自我实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