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8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191篇
财政金融   703篇
工业经济   349篇
计划管理   915篇
经济学   3087篇
综合类   1201篇
运输经济   45篇
旅游经济   93篇
贸易经济   1096篇
农业经济   353篇
经济概况   1397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317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811篇
  2012年   730篇
  2011年   827篇
  2010年   608篇
  2009年   629篇
  2008年   729篇
  2007年   611篇
  2006年   529篇
  2005年   343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信贷结构与效率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中国产业增长与信贷结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信贷结构与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典型相关性,信贷的政府配给成功地支持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的产业结构层面的信贷双重配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贷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扭曲。  相似文献   
52.
从城市经济增长的机制出发 ,研究了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与投资、劳动、消费、居民收入的相关性 ;分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 ,其经济增长低于平均水平的原因 ,对于城市经济结构调整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3.
从制度安排下激励机制的分析框架出发阐述了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通过测算边际资本—产出比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投资效率进行了评估,并根据大量经验证据对制度安排下激励机制的负面传导效应进行了论证,最后提出了针对制度安排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54.
可持续增长财务:理论框架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层面表现即为企业财务可持续发展。以企业应该树立可持续增长财务目标为起点,阐述了可持续增长财务的意义及经济学诠释,通过分析经典的可持续增长财务的模型与动因,从财务目标、财务战略、财务绩效评价与激励制度、财务文化、财务循环、企业社会责任六个方面提出可持续增长财务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5.
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在我国的区域分布上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绝大部分的外商直接投资,中西部地区则递次减少。这种外商直接投资的二元结构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二元结构保持一致,且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区域经济增长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提高东道主生产效率的假设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成立,在中部地区不成立;外商直接投资扩展东道主生产边界的假设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不成立,在中部不显著。  相似文献   
56.
通过测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中的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并利用现代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建立了三者之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GDP、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虽然短期内的经济增长仍要依靠物质资本的大量投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但从长期来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物质资本,而且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因此,我国应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提高人力资本存量。  相似文献   
57.
吉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吉林省1992~2004年经济与环境数据,以废水、固体废物、烟尘、粉尘、SO2和COD的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程度指标,以人均GDP作为经济发展指标,建立了吉林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人均GDP在4000~5000元时,环境污染程度达到最大。经分析可知,决定吉林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的主要因素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58.
本文运用内生增长模型与世代重叠模型的结合分析,试图从理论上来探讨在考虑人们遗产动机的情况下,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对于经济增长率和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所产生的效应。在分析中,基金积累式养老保险制度的中立性的特征再次得以确认;同时,我们还发现在一定条件下,现收现付方式养老保险制度也可能保持中立性,即当具有遗产动机的个人对于今后养老保险制度拥有完全信息时,个人会将足够的遗产留与后代,使得后代在养老保险费上的负担与获取的遗产相抵,从而使得各代人消费路径以及资本积累路径不发生变化,因此,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也不会对经济增长率和社会福利水平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9.
我国目前的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渐趋恶化,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是"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更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必然路径选择.中国经济要实现长期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60.
新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已经成为影响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而一国的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本国的R&D,对国外技术的引进与模仿也是一个重要渠道。随着各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国际技术扩散的重要途径。国际贸易的发展,不仅直接作用于本国GDP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它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了国外的先进技术,从而有利于本国技术进步,最终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对贸易、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