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06篇
  免费   383篇
  国内免费   164篇
财政金融   650篇
工业经济   317篇
计划管理   1742篇
经济学   2152篇
综合类   2181篇
运输经济   47篇
旅游经济   154篇
贸易经济   1296篇
农业经济   1621篇
经济概况   169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335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313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642篇
  2013年   844篇
  2012年   840篇
  2011年   1138篇
  2010年   866篇
  2009年   830篇
  2008年   911篇
  2007年   746篇
  2006年   780篇
  2005年   545篇
  2004年   387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本文根据矿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和演化的原理,提出合理规划、建设铜陵生态市的建议,以实现铜陵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2.
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土地制度,经营制度,组织制度变化对农业技术变化的影响,研究了农业制度变迁与技术变化的相互关系,认定制度变迁与技术变化以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143.
入世与中国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经济经纬》2003,(6):104-106
中国加入WTO使农业面临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国际环境,在这个新环境和新阶段中如何抓住入世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是中国农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4.
FDI对中国国内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在开放条件下,FDI会对东道国国内投资产生强有力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FDI对东道国国内投资产生挤出效应或者挤入效应。本文对1987—2001年FDI对中国国内投资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最近的15年间,FDI对国内投资总体上存在显著的挤入效应;对大多数省份的投资也存在挤入效应,但在东部沿海省份挤出效应和中性效应则占一定的主导地位;FDI对不同地区投资的影响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呈现出由东向西渐次减弱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5.
分析了我国人口的变动特点,并对未来三十年我国及省际人口的变动趋势作了预测,论述了我国未来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动特点。  相似文献   
146.
Inter-enterprise arrears in economies in transi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es in transition, the paper argues that an excessive liquidity squeeze could throw the economy into a persistent state of low economic activity. In such bad equilibrium, enterprise transactions become largely demonetized, with a chain of arrears, a form of involuntary credit, spreading over the entire system.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omanian experience seems to support the view advanc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47.
Air transportation is a key strategic asset in that it provides access to markets and thereby enabl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nations. Thus,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ir competitiveness in a global economy, countries must invest in air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to ensure their ability to meet current and future demand for aviation servic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and illustrate a methodology for evaluating the strategic value of air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in particular the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the ability to react quickly to changes in the market. The hypothesis is that by recognizing and taking advantage of this strategic value, it may be possible to design better policies for aviation infrastructure delivery.The methodology developed here uses system dynamics to model 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infrastructure delivery. These strategies are defined by three variables: the amount of capacity increase, the time to deliver the capacity and the congestion threshold that triggers the need for capacity delivery. Monte Carlo simulation is used to take into account multiple sources of uncertainty. The model shows that a strategy of capacity delivery based on small increments and short response times can yield more benefits than strategies that consider large capacity increases and long response times. Furthermore, in the specific airport example considered here, it was found that a congestion threshold of 75% should be the trigger for capacity enlargements if strategies based on small capacity increments and 1 or 5 years to increase capacity are considered. The lesson for decision-makers is that congestion delays must be addressed with foresight.  相似文献   
148.
王海飞 《经济地理》2020,40(4):175-183,222
以绿色农业发展为导向,选择农业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采用超效率的SSBM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相结合的方法,以县域单元为尺度对2000-2017年安徽省农业效率水平、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传统DEA模型忽视了农业碳排放等非期望产出的负面效应,从而高估农业资源利用的实际状态,基于超效率的SSBM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能较好地识别各评价单元之间的优劣关系。②研究期内,安徽省农业效率值呈波动式上升态势,但总体上处于效率中等水平,农业效率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出皖南地区>皖中地区>皖北地区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变化趋势呈现自西向东递增、自北向南U型增长的变化态势,南北差异的增大是安徽省县(市、区)农业效率差异增大的主导因素。③除2010年外,安徽省农业效率呈正相关,空间差异有所缩小,但空间集聚程度相对较弱;安徽农业效率HH集聚县区集中分布于皖南地区,且呈现出向周边县区扩散的态势,LL型县(市、区)则主要分布在皖北地区,且空间分布较为稳定。④研究期内,安徽省农业效率空间正相关的县(区)数量有所增加,表明该时间段内安徽省农业效率空间上进一步集聚,LL型集聚的皖北地区应当是安徽省农业发展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9.
陈乾  史燕平  黄鑫 《技术经济》2020,39(11):127-135
作为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之一,CEO的个人特点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影响。我们采用2008-2017年间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研究样本,结果发现:金融背景的CEO具有更冒险的行事风格,更熟悉金融领域操作规范,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创新水平和投资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在采用DID控制内生性后依然显著。进一步地,CEO的这种影响在更能够发挥CEO个人影响力的低盈利企业和非“北上广深”地区企业更显著。本文的结论佐证了“高层梯队理论”和“烙印理论”中CEO个人特点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影响的结论,同时,为今后企业是否聘任金融背景的CEO提供新的思考,金融背景的CEO虽然具有更冒险的行事风格,为企业带了一定风险,但也能够在提高企业生产率水平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0.
大城市边缘区观光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宋红  马勇 《经济地理》2002,22(3):376-378
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交就型产业,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边缘区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区域,本文在对观光农业发展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城市边缘区观光农业的发展优势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大城市边缘区发展观光农业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