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9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38篇
财政金融   342篇
工业经济   53篇
计划管理   181篇
经济学   723篇
综合类   397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21篇
农业经济   101篇
经济概况   3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由土地资源属性和制度决定,国有土地供应出让中形成了受到土地利用规划约束和上级政府管制,由数百个城市寡头厂商组成的土地一级供应市场,并产生了诸多策略行为和机会主义做法。运用2003~2008年282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动态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城市政府围绕土地供应指标的策略互动影响及其与土地供应出让纯收益的数量关系,应据此构造目标供应量、实际收益和惩罚三者相结合的胡萝卜加大棒式重复博弈策略选择空间,以形成激励、约束地方政府改善土地供应的财政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22.
本文运用空间滞后模型,对全国29个省级政府间以招标、拍卖和挂牌三种方式出让的土地收入进行了竞争效应验证.结果表明就土地出让收入竞争策略来看,全国范围和东部地区都存在显著的竞争效应,而就土地出让平均价格竞争策略而言,只有东部地区表现出显著竞争效应.而无论是在哪种竞争策略中,中西部地区的观测样本都没有体现出显著的竞争效应.  相似文献   
123.
李红星  滕跃 《乡镇经济》2011,(4):54-56,69
随着主体资源的不断减少,资源枯竭型城市必然面临转型的路径选择。在转型的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受到资源匮乏、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矛盾突出等问题的困扰,需要用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构建公共政策支持系统,破解城市在转型中的困境,财政政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4.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了分税制改革以来确立的财政分权模式对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日益膨胀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地方政府日益膨胀的财政赤字规模是现行财政体制下财权和事权割裂、公共泳池问题、横向策略互动以及政治锦标赛引发的激励扭曲和为增长而过度竞争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基于全国1998-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支持了我们的理论预期,即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的膨胀具有显著的正面激励作用。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能够为强化财政制度安排、增强宏观经济稳定性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获得较大的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城乡关系也得到了逐步改善,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依然存在。财政是政府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建议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总量投入,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投入,完善现行财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6.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两个比重偏低,垄断行业收入畸高名不副实,社会转移分配平衡收入差距作用不足,群体间收入差距呈现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趋势等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发展和改革的眼光、思路和办法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分配理念努力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平等致富的环境,紧紧抓住社会转移分配的灵魂"公平",全方位缩小收入差距,使劳动者通过第三次分配获得捐赠性收入,通过第四次分配获得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27.
新农保基金筹集问题探析——基于对河南省内黄县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岩 《改革与战略》2011,27(10):104-105,114
作为河南省首批新农保试点县,内黄县新农保基金筹集过程中存在诸如财政筹资比例相对较低,集体补助形同虚设,个人缴费档次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当适当提高财政筹资部分比例,增加村集体补助,提高个人缴费档次,重视将近60岁人口的缴费问题。  相似文献   
128.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对分税制改革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简单小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分税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继续推进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9.
We investigate the efficiency and equity implications of a redistributive rule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both local tax collection efforts and deviation of local incomes from respective targets under alternative fiscal mechanisms. We show that, if the general budget constraint is binding, the proposed transfer rule leads to higher fiscal discipline under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FD) than under centralized redistribution. Although the centralized decision yields better income distribution than FD, FD also improves income distribution unambiguously when equalization across regions is targeted explicitly. When localities act strategically, the private sector’s utility weight enhances the disciplinary effect of decentralization.  相似文献   
130.
Recent empirical findings attribute a central role to the degree of economic openness to determine the size of the fiscal multiplier. See, for instance, Ilzetzki et al. (2013) [How big (small?) are fiscal multiplier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60(2), 239–254]. However, traditional macroeconomic models have difficulties to account for this evidence. By introducing ‘deep-habit’ formation into a New Keynesian small open economy model, this paper provide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which is able to attest for the new empirical evidence. Deep habits give rise to counter-cyclical firm markups, which are crucial to generate effects of openness on the fiscal multiplier as found in the data. We study three dimensions of economic openness: exchange rate flexibility, trade openness, and capital mobility. In line with the empirical findings, we report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asures of economic openness and the fiscal multipli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