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26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28篇
经济学   17篇
综合类   50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9篇
农业经济   72篇
经济概况   2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21.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由于历史原因,部分证券公司积聚的风险日益凸显,高风险证券公司的风险处置和市场退出,成为中国证券市场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由于证券公司市场退出的法律机制不够完善,强制退出过程中存在行政主导、政策性强等问题。因此,完善我国证券公司市场退出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22.
基于农村家园建设的武汉乡村旅游业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家园建设行动背景下的武汉农村家园建设与乡村旅游业呈现和谐互动发展态势。进一步发展武汉乡村旅游业应以和谐旅游为可持续发展路径。具体而言,应注重规划先行及引导村民参与规划;突出产品特色,打造全国知名品牌;实行旅游口碑营销。  相似文献   
22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探讨城市化方式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使用撤县设区数据,利用 psm-did 的政策评估方法,分析政府推动型城市化的经济增长效应 , 并选择县或区的 GDP 占比作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分类标准,进一步研究撤县设区对不同地区 GDP 增长的影响。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得到以下几个结论:(1)撤县设区促进了地级市的经济增长,这个结论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使用被撤县和原市区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撤县设区政策对经济发展水平较差地区更加有利,能显著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对原市区的经济增长也产生了正向作用;(3)机制分析发现,撤县设区形成的城市化效应对区域内的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城市规模的扩大会形成规模效应,从而提高城市内部的市场化水平。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城市化进程应该坚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纲要》的指导方针,在推动城市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效率。  相似文献   
224.
我国政策一直关注农民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而在刚刚举行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更是强调要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在我国当前的农村宅基地制度下,农民只拥有宅基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一方面把一部分农民捆绑在宅基地上,而更为重要的是,限制了农民收益的增加。文章从收益权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我国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宅基地制度,认为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已经具备了进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条件,因而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使农民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225.
《德国保险合同法》和我国《保险法》的最新修改都集中体现了对消费者的保护。《德国保险合同法》订立原则放弃了保险单模式,采取申请模式或邀请模式;全面改进了保险人和中间人的指导义务和信息义务,增强了保险透明度;统一规定了书面的义务履行方式和保险人与中间人的文献资料义务,有助于减少证明困难;确立了投保人的撤回权,在归责原则上放弃了全有全无原则,采取比例规则,极大地提高了对消费者的保护。我国新《保险法》虽然改善了对消费者的保护,但不尽如人意之处仍然很多。《德国保险合同法》的具体制度规定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26.
研究目的:为国家试点政策"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抵押登记落实,解决理论和操作困难,探索可行的操作路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历史分析、法律解释。研究结果:(1)以户为单位的宅基地使用权决定着农民住房财产权的归属,家庭户成员对住房财产权享有共有权利;(2)抵押登记是表意行政行为,以形式审查为主。抵押期限、反担保主债权数额、超额抵押等问题属于民事意思自治,行政权不应越界干涉。研究结论:住房财产权抵押登记的诸多困难,需要综合考虑理论与实际,以寻求现实中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7.
[目的]文章通过对我国宅基地“三权分置”中宅基地资格权实现困境的分析,提出合理完善建议,实现对资格权实现的法治保障,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深入发展。[方法]实证分析法、政策内容分析法、文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结果]我国的现行立法尚未对宅基地资格权的内涵以及制度构造做出明确规定,宅基地资格权的性质目前还存在关于“分配请求权说”“用益物权说”“剩余权说”“成员权说”的争议,宅基地资格权的主要权能也并不清晰。同时,现阶段宅基地资格权在实现上存在主体认定不明确、登记制度不健全、行使制度不具体、救济制度不完善等现实困境。[结论]基于对宅基地资格权来源和宅基地改革政策目标的分析,应将其界定为成员权。通过对试点地区实践经验的总结,建议将宅基地资格权主体认定为“集体成员”,采用“三权三证”模式进行确权登记,明确资格权的分配请求权、成员获益权、管理参与权、退出补偿权4种主要权能,探究资格权多元化的救济途径,切实保障农民的宅基地合法权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28.
[目的]妥善解决各类返乡下乡人才居住问题,探索一条非本集体成员宅基地建房可行路径是破除人才回流瓶颈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方法]文章以Y县B镇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与访谈法,构建宅基地资格权“外延”理论框架,解析非本集体成员宅基地建房的具体路径与形成机理。[结果]通过慎稳框定“外延”主体、村民民主决策与权能约束实现资格权向非本集体成员“外延”,地方政府政绩诉求、农村发展缺要素、乡村治理有效实践、非本集体成员报本反始、村民要求保障宅基地资格权的现实要求共同驱动“外延”模式的产生。[结论]宅基地资格权“外延”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有序回流农村,村民参与宅基地资格权“外延”全过程并就各项事宜达成共识,促进了村民自治与公民精神培育,基于此,提出淡化“唯户籍论”,适度放宽宅基地资格权认定标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9.
研究目的:分析确权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并探究禀赋效应的中介作用和社会资本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为落实宅基地确权政策提供经验借鉴。研究方法:有序Probit、逐步回归以及基于Bootstrap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检验方法。研究结果:(1)确权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在考虑选择性偏误后,结果依然显著。(2)禀赋效应在确权抑制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社会资本能够削弱禀赋效应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抑制作用。(4)对于户主年龄较大的农户家庭和宅基地距离县区更近的农户而言,确权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负向影响作用更大。研究结论:细化确权颁证工作内容,通过政策宣传引导农户正确认识确权的目的和意义,同时重视社会资本等非正式制度在宅基地退出中的补充作用,因地因人制定宅基地退出政策,分类保障农户差异性权益需求,充分激发宅基地确权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230.
研究目的:探究农民工家庭化迁移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及城市融入的中介作用,为完善新型城镇化机制和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新迁移经济学理论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利用珠三角6个核心地市的典型调研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假说。研究结果:(1)家庭化迁移显著提升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2)城市融入4个维度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比排序为:心理融入>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居住融入,其中,居住融入最弱并呈现“遮掩效应”;(3)不同代际迁移阶段以及宅基地退出模式中,4个维度中介效应呈现次序分异。研究结论:从深化城乡联动改革、健全城市融入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差别化宅基地退出政策等入手,完善新型城镇化机制与宅基地退出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