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3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90篇
财政金融   204篇
工业经济   139篇
计划管理   464篇
经济学   1083篇
综合类   735篇
运输经济   15篇
旅游经济   58篇
贸易经济   444篇
农业经济   184篇
经济概况   69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大学英语的师资状况直接关系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我校的大学英语师资在年龄、职称和学力上与本校其它学院相比差距不小。应采取措施,加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2.
163.
针对目前工业园概念的惯性认识,从仿生学理论基础上提出工业园的建立需要加入年龄的考虑,并依据现代企业的经营周期与企业年龄的相关性,提出企业年龄决定企业环境容量需求,合理企业年龄构建是工业园动态生态化的前提,动态生态工业园是区域环境容量合理调配的基础。合理搭建工业园内企业年龄结构是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4.
服务业是未来吸收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文章主要通过聚类分析将浙江省各县市按照本地劳动力在服务业的分配分成几类,然后再分别对这几类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找出它们在服务业领域的比较优势,进而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浙江省的各个县市在服务业发展方面都具有各自的潜力与主要发展方向,未来浙江省的三大产业比重会调整到“三、二、一”的局面,服务业在吸收劳动力方面将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5.
笔者结合收益成本理论及托达罗模型,在对农民预期迁移收益和成本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调研数据,分别对就地和异地两种迁移方式以及迁移前后的收益进行对比分析。结论显示: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迁移和异地迁移的最低期望月薪差值远远大于异地迁移成本;第二,农民对就地迁移和异地迁移的最低期望月收入分别是农民在农村剔除务工收入后人均月收入的3.42倍和4.80倍,这两个比例数值即是本文寻求的焦点——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的充要条件,并且该比例数值可能会随着不同地区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66.
劳动要素报酬、人口结构与中国居民储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为出发点,分析劳动要素报酬、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并运用中国1978~2009年的数据对劳动要素报酬、老人赡养比、儿童抚养比与中国居民储蓄率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市场经济转型以来的劳动要素报酬高速增长、老人赡养比上升以及儿童抚养比的下降导致中国储蓄率不断升高,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7.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外部需求急剧萎缩,我国外贸加工型企业订单大幅减少,迫使大量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返乡。而随着我国经济率先走出低谷和世界经济的逐渐回暖,农民工返乡创业出现了新的特征。分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势和劣势,从构建激励机制、创新引导模式、做好创业环境管理和强化对农民工的创业技能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8.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产生了两个重要现象:工资增速远低于GDP增速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占比不断下降。究其原因在于:政府掌权了大多数资源和绝对的权力,导致分配偏向于政府和垄断企业;并且在以GDP为导向的地方政府竞争下,各地在产业选择时都偏向于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从而提高了资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谈判能力,导致企业的收入占比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9.
发展劳务经济 促进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作为农业第一大省,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发展劳务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劳务经济对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素质等具有积极作用。文章针对河南省劳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六大问题,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户籍制度、发展城镇经济、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改革土地制度、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和以品牌战略拓展劳务输出空间的发展对策,促进农民有效增收。  相似文献   
170.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转移升级和企业用工需求的增长,正推动服务外包业务加快进行。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动荡的经济环境下,将有更多的跨国公司将其非核心业务外包,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这些因素都将推动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加速进行。因此,派遣员工的规范、管理、激励等问题亟待解决。文章在激励理论和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派遣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分类和特征,提出基于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的派遣员工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