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9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68篇
财政金融   49篇
工业经济   174篇
计划管理   595篇
经济学   498篇
综合类   261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21篇
农业经济   28篇
经济概况   43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张艳  苏秦 《经济地理》2011,31(11):1857-1861,1856
基于中美1997、2002、2007年投入产出表和相关指标,比较分析了两国物流业与制造业、其他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关系及其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由于目前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对制造业具有较强的中间依赖,而美国已进入服务经济社会,物流业逐渐与其母体制造业分离,对其他服务业的依赖更强,且两国物流业与其他服务业的融合对产业价值创造贡献均更大;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中,产业自身的作用均占据主导地位,但对中国来说,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效应也较大,而美国其他服务业与物流业之间互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2.
林三强  苏梽芳 《技术经济》2011,30(5):6-9,32
利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以及2003—2007年我国29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对2003—2007年我国制造行业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计,并对FDI在不同制造行业内资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FDI产生的技术溢出促进了我国制造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由于吸收能力存在差异,因此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在不同的制造行业中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3.
邵云飞  杜欣  尹守军 《技术经济》2011,30(10):10-15,44
根据装备制造型企业的特征,分析了其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探索了影响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即技术创新战略、技术能力、人才机制以及所属的产业集群环境。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典型的装备制造型企业——"东汽"进行案例研究,分析了上述四个因素是如何促进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  相似文献   
94.
利用景气指数分析法并结合扩散指数研究了2003—2009年我国风机制造业竞争力强度。得出结论:我国风机制造业已结束混乱竞争局面,正逐步走向但还没有达到有序竞争阶段,产业步入成长期。  相似文献   
95.
戚宇  郭英民  刘琼  郭亚军 《技术经济》2011,30(11):52-56
对现有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运用拉开档次法评价了我国及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装备制造业的经济效益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经济效益不容乐观,尤其是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的经济效益较低。提出建议:我国装备制造业应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相似文献   
96.
河北省制造业近年来有了非常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产业竞争力资源极度分散、高技术产业含量严重偏低等问题。构建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模型分析得出:制定河北省制造业发展规划时应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投入和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力度,加快城市化建设和提高工人报酬等。  相似文献   
97.
高静  刘国光 《经济与管理》2011,25(10):76-80
信息壁垒的存在及高质量服务购买时的经验性特征,使跨国公司生产性服务业FDI在最初进入时往往会追随制造业。实证研究表明:除了制造业FDI,生产性服务业FDI往往和东道国制造业表现出很大的关联度;一国受教育程度、开放度等都是影响因素之一;东道国生产性服务业种类的上升会降低东道国制造业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8.
前人的研究主要是从技术创新的视角来探讨产业升级,却忽视产业升级应该是多种路径的综合运用.文章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在坚持技术创新传统路径的基础上,还可以开辟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新路径.通过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延伸融合、交叉融合以及关联融合,充分发挥文化产业既是消费服务业,又是生产服务业的作用,提升制造业的文化附加值,促进制造业升级.  相似文献   
99.
本文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对制造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内在机理。运用1999—2008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技术溢出效应,并基于不同要素密集类型制造业和三大经济带制造业进行相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FDI是制造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原因,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技术效率产生前向的正溢出效应,后向溢出效应不显著。(2)生产性服务业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技术效率前向正溢出效应最强,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产生微弱的后向正溢出效应。(3)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技术效率产生前向正溢出效应,环渤海经济圈和珠三角地区与之相反,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产生后向正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0.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登陆中国,国内本土制造业品牌是逐渐被兼并,还是收购其他企业壮大实力谋求更大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塑造品牌竞争力,提升制造创新能力、促进制造品牌规模优势发展,实现制造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制造业品牌和国际品牌,从而提升制造业能级.根据品牌竞争和制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