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73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李怀业 《价值工程》2014,(19):93-95
本文主要对地铁项目招标、施工、竣工等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论证,详细阐述了工程造价在动态管理中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2.
姚伟振 《价值工程》2015,(12):146-148
在公用地下工程中,因地下障碍物和周围环境限制通常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它的突出优势在于适用于城市松软地层,不影响城市交通,无污染、无噪声,且适合于各种尺寸与断面形式的隧道洞室。本文结合郑州地铁1号线02合同段郑~中暗挖区间隧道施工实践,对浅埋暗挖法隧道土方开挖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主要介绍了上下台阶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CRD法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73.
孟冬兵 《价值工程》2015,(12):177-181
本文依托西安市地铁二号线会展中心~韦曲南段TJSG-23标段三爻站~凤栖原站区间暗挖隧道工程实例,论述了WSS工艺注浆加固土体止水堵漏在黄土地层地铁隧道中的施工技术控制与应用。WSS工艺注浆具有适应范围广、施工工艺简便、施工周期短、质量容易控制、加固土体及止水堵漏效果尤其显著、经济易行等特点。WSS工艺注浆对黄土地层有较好固结止水效果,且浆液渗透能力强,固结速度快,整体稳定性较好,通过注浆加固形成一道有效的帷幕止水固结带。浆液混合方式和注浆的方向性可随时调节,注浆材料的凝胶时间可以实现从瞬结到缓结,配比可任意搭配。尤其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层加固及止水堵漏效果明显,在西安地铁加固土体止水堵漏施工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技术控制,此工艺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李铁军 《价值工程》2015,34(16):115-117
随着盾构技术的日益成熟,盾构区间施工时,遇到地层也越来越多样。本文重点探讨了在盾构区间施工中,为了穿越全断面砂层及钙质结核区,制定一整套客观科学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5.
文章结合北京、广州等地地铁工程测量监理状况 ,以及地铁工程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介绍了地铁工程测量的特点、内容、地铁监理测量的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 ,以及监理制度的体制、分工、工作责任、互补关系等。  相似文献   
76.
屈军平 《价值工程》2014,(18):117-118
在地铁修建中,浅埋暗挖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文中对浅埋暗挖法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浅埋暗挖法中大管棚与小导管超前注浆支护的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对浅埋暗挖施工技术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7.
朱常琳  李岳 《价值工程》2015,(3):298-299
当地铁区间隧道中的列车中部着火且着火部位正好处于联络通道附近时,根据就近排烟的原则,可以利用联络通道就近将火灾烟气排入未着火隧道中,使乘客能在无烟的环境下沿隧道顺利疏散至前方或后方车站。文章利用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数值模拟软件对全尺寸地铁区间隧道利用联络通道排烟的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使用联络通道排烟的最佳送风速度、排烟速度。文章为地铁区间隧道火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长距离小半径曲线盾构法地铁隧道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凡强 《价值工程》2011,30(15):106-107
随着城市地铁隧道的发展,盾构法隧道施工越来越多,长距离小半径曲线盾构法地铁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直接影响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及经济效益。在修建郑州地铁1号线时,我标段的郑州大学站至碧沙岗站盾构区间平面线形为"S"曲线,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为320m,曲线长度达897m,各项施工技术参数均受控。  相似文献   
79.
赵晖  杨军  刘常平 《经济地理》2011,(9):1445-1451
立足问卷调查获取轨道交通沿线居民职住分布和通勤特征数据,分析了轨道交通对城市居住—就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及其结构下的通勤组织特征,基于GIS勾勒出轨道交通网络格局下职住分布的形态,提出了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背景下区域性职住不平衡的新格局。主要结论有:①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居住选择的空间,加快了居住人口向郊区迁移,加速了区域性职住不平衡的发展趋势。②轨道交通作为大容量快速客运体系将在城市发展空间格局中发挥骨干框架作用,轨道交通沿线的郊区地带呈现出人口敛聚和产业集中的双核空间集聚的发展态势,最终沿轨道交通网络轴线形成放射状的"点轴"格局。③轨道交通对长距离出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城市路网和机动化发展成熟的条件下,轨道交通将成为城市最重要的通勤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既有地铁备件仓库的调研,分析了上海地铁六号线备件仓库的系统需求和功能,规划设计了其备件仓库的总体方案,从而使地铁公司可以根据库存情况合理制定备件需求计划,确保地铁在发生故障时能及时维修,稳定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