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7篇
  免费   448篇
  国内免费   147篇
财政金融   250篇
工业经济   169篇
计划管理   2245篇
经济学   1738篇
综合类   1236篇
运输经济   96篇
旅游经济   166篇
贸易经济   590篇
农业经济   728篇
经济概况   114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529篇
  2013年   650篇
  2012年   731篇
  2011年   862篇
  2010年   686篇
  2009年   581篇
  2008年   654篇
  2007年   493篇
  2006年   401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实地抽样调查,摸清了广州市区近3年建筑竣工的商品住宅分行政区、分地段、分类型空置状况并分析其原因。认为广州市房地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不要忽视商品住宅的空置问题,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消化现有空置住宅,以利于广州市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2.
城市住宅用地空间扩张机制与调控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红萍  杨钢桥 《经济地理》2005,25(1):109-112,116
城市住宅用地空间扩张的必然性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对矛盾,在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的今天显得尤为尖锐,如何实现城市居民居住质量的提高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总结了我国当前城市住宅用地扩张的特点,从经济、制度、技术以及人为干预四个方面对我国当前城市住宅用地空间扩张机制进行了解析,并对城市住宅用地空间扩张过程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93.
建设城市循环经济体系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在比较分析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构建内容,并提出了我国建设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94.
According to the essential features of urban economic strips,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point out that Chengdu-Chongqing strip has so far been an urban area in geographic or spatial sense, but not an urban economic strip in economic sense. On further basis of analyzing sever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rnent of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strip,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correspondingly put forward hereafter.  相似文献   
95.
城市地理学研究新的领域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从国情分析可知,我国的城市化出现了五种特有的现象,这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城市地理学在我国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的重大问题研究上,长期以来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理论方法上也有重大建树,成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最为活跃的一支生力军^①。文章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了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及其若干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6.
雇佣关系是企业所有者和劳动者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合约模式,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面对组织变革,传统的长期雇佣在降低成本、技术进步、战略调整等因素作用下逐步解体。对传统雇佣关系的否定并意味着对长期雇佣的否定,构建好新型雇佣关系对企业和员工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以陕西省24个城市社区233名社区就业者的调研数据为例,从社区就业农民工人力资本、农民工社区就业特点和社区就业者类型与收入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比较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一是农民工社区就业者教育人力资本普遍偏低;经验人力资本偏低;迁移人力资本较高。二是农民工找工作主要靠熟人和亲戚等社会资本.但是非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培训机构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多数农民工有长期社区就业的打算;三是社区就业者类型与收入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8.
基于城市竞争力分析的城市定位——以青岛市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林琳  于伟  陈烈 《经济地理》2007,27(5):763-767
城市定位离不开区域条件的分析,但是区域分析不能仅局限于城市所在腹地,应根据需要在不同层次的区域进行综合比较。文章以青岛市为例,借助城市竞争力分析的框架,探讨了城市定位的定量化分析。根据地理学区域的思想,结合研究对象的行政地位和区位特点,从全国、东南沿海、山东省三种层次的区域分析了青岛市的城市地位和竞争力,指出了目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相对优势和不足,借此对青岛市进行了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99.
生态安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本文通过对水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物种安全、生物入侵这四个当前主要城市生态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了它们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并相应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0.
文章探讨了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倾向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位条件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倾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近城地区以大量企业及相对发达的各种要素市场为第一优势,吸纳了更多劳动力进入本地企业就业。教育总体上是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倾向的最重要因素。但其在近城地区的影响却位居第二。在远城地区教育对增大农村非农就业倾向的作用更为显著,而且受教育程度越高这种倾向就越显著。各种文化水平的影响都普遍促进了劳动者到外地企业就业,但对进入本地企业就业和家庭非农经营的促进却并不普遍,其中初中教育对农民在本地企业就业的作用更显著些;高中教育提高农民从事非农家庭经营的倾向最为明显。耕地数量抑制农户劳动力外出务工,但对其在本地企业就业和家庭非农经营的影响也不显著。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大了农民进入本地企业的就业倾向,劳动者供养的非劳动人口数量对农民非农就业的正向影响不显著,农户拥有的非农业和农业生产性资产对农村非农就业的影响不大。因此,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加强边远农村地区的中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技能教育;大力发展乡企和私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农村劳动供求信息系统等,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加速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