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48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40篇
财政金融   5548篇
工业经济   1124篇
计划管理   2813篇
经济学   2769篇
综合类   1160篇
运输经济   151篇
旅游经济   21篇
贸易经济   3273篇
农业经济   1709篇
经济概况   3191篇
信息产业经济   31篇
邮电经济   121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447篇
  2015年   783篇
  2014年   2104篇
  2013年   1694篇
  2012年   1494篇
  2011年   1193篇
  2010年   910篇
  2009年   960篇
  2008年   1197篇
  2007年   1162篇
  2006年   1161篇
  2005年   1369篇
  2004年   1123篇
  2003年   1439篇
  2002年   1068篇
  2001年   946篇
  2000年   554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学轩 《市场论坛》2006,(2):29-30,32
在我国农村地区,通过在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以改善目前产品供给的低效率的这种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不论是从理论还是从现实角度来分析,都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992.
本文讨论了利率市场化的具体内涵,并从市场管制的危害入手讨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阐述了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相关因素,并对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利率市场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冲击和更大挑战,商业银行应该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潜在的利率风险,逐步发展适合我国金融环境且与自身管理水平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模式。本文综述了利率市场化下面对挑战与利率风险,商业银行应加强的利率风险管理及应采取的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94.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世界经济信息化、自由化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世界市场变得更加开放,资本、技术、商品、信息、服务、人才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更加顺畅,全球的贸易、金融、投资等经济要素的融合日益密切。在这样新形势下,作为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的综合载体  相似文献   
995.
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被称为新进式的改革,是因为中国在市场化的取向中,始终由政府主导。以冠生园为例,可以看出渐进式的改革在处理一些国企时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相似文献   
996.
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是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客观经济现象,我国股票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有其形成的特殊原因,这些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我国股票市场市场化程度不够,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完善,会计法规体系尚不健全;以及股份分割造成的不合理的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997.
资本市场是产权交易的市场.符合规律地,资本市场应当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即债市和股市,分别承担债权融资和债权交易、股权融资和股权交易的职能(当然,在实践中,人们习惯地把一年期以上的债权交易市场才称为是资本市场).只有股市而没有债市,资本市场是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998.
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对外开放需要建立与利率政策传导相适应的基准利率锚和调控机制。然而当前利率"双轨制"导致存款"搬家"、金融机构负债稳定性下降、同业拆借利率锚传递性不稳定等问题凸显,笔者认为亟待培育并完善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国债收益率曲线和贷款基础利率(LPR)作为市场基准利率锚,通过构建利率走廊机制和增强金融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能力维护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999.
清理僵尸企业是化解产能过剩的关键举措。本文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研究了银行部门市场化改革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银行部门市场化优化了信贷配置,通过减少信贷支持从而促进了僵尸企业实现市场出清,表现为产业层面僵尸企业比例减少,且在外部融资依赖程度更高的产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区分僵尸企业出清的形式发现,相对于大规模退出可能引致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与地方政府的社会性问题,银行部门市场化更可能通过僵尸企业"复活"这一更为"温和"的方式实现其市场出清。上述作用在政府干预更弱、市场化进程更完善的地区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00.
韩会师 《中国外汇》2019,(17):28-29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大,双向波动更为频繁,令众多市场主体,特别是外贸企业略感不适。其实,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汇率弹性加大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