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36篇
经济学   13篇
综合类   8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7篇
农业经济   17篇
经济概况   31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31.
我们湖北省种植业区划工作,是从一九八○年开始的,到现在已经搞了四年了。四年来,在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农业区划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根据农牧渔业部的安排和要求,由农牧业厅组织专班开展工作。现已编写了省级农作物、特产作物简明的、粗线条的专业区划报告。县级种植业区划,也是由县农牧(或特产)局组织专班,在县农业区划办领导下开展工作,省农牧业厅在业务上加以指导。  相似文献   
132.
近年来,零售行业围绕“人、货、场”三大要素进行数据采集、打通和共享,加快了数字化转型。以美宜佳与7-11(中国)为代表的便利店头部企业更是较早注重数字化的投入及运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店铺的管理效率等,但是两家企业在顾客或会员信息收集与处理、经营主体的角色担当、经营管理的应用场景等方面有所不同。便利店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会面临宏观环境和企业自身条件的挑战。因此,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鼓励数字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推动疫情催生的数字化成果转化;便利店企业应多方面筹集资金,促进线上线下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员工数字化素质,从而推动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33.
<正> 一、合理计算水库宜渔面积 有水位记录的水库根据本库历年4—10月平均水位的面积计算;无水位记录的水库按兴建水位2/3处的面积计算。 二、坚持投放大规格鱼种 解决大规格鱼种途径有①水库坝外空地开挖池塘培育;②网箱培育;③网拦或土拦库湾培育;④库下稻田培育;⑤水库套养。 三、猥抓拦鱼防逃 拦鱼设备是水库养鱼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部分水库都曾有过鱼类上逃下泄现  相似文献   
134.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规划有哪些亮点?将有哪些举措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近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对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了回应。  相似文献   
135.
邓源 《农业经济》2023,(6):75-77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部署安排,为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未来乡村建设的行动纲领。本文从乡村资源要素、景观建设和文化秩序的角度分析了和美乡村提出的背景,从自然之和、人心之和、城乡之和的维度探究建设和美乡村的美学内涵,以此作为引领乡村文化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价值依据。  相似文献   
136.
本文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现路径,剖析需要关注的四方面问题。以县城为载体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基础。从全球经验和现实实践看,需要同步推进城乡建设,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并联式”发展。聚焦“宜业”,要夯实乡村发展的产业支撑,确保粮食安全,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和富民产业,深挖数字经济和旅游休闲产业潜力,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聚焦“宜居”,要顺应乡村发展规律科学推进乡村建设,发挥乡村规划的引领性作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聚焦“和美”,要以优秀乡村文化为魂,坚持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37.
在梳理我国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文献和对比世界银行营商环境项目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引入折中范式的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三个子范式进行探讨,对构建新形势下我国宜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基础构想。  相似文献   
138.
党的二十大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为乡村发展掀起新的高潮。从统筹发展和安全视角来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扩大内需、畅通经济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也是落实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等多维目标的基础支撑。当前,粮食安全面临着“无人种粮、无地种粮、无力种粮”的难题,生态安全面临着“农业发展、乡村建设、资金匮乏”的挑战,社会安全面临着“乡村危机、农民进城、改革冲击”的风险。基于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护发展:一是统筹推进粮食安全保障与农民收入提升,着力强化财政支农、耕地保护、产业强农等政策措施,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二是统筹推进生态安全保障与和美乡村建设,从技术、空间、制度等维度加快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三是统筹推进社会安全保障与城乡融合发展,着力破除城乡融合制度障碍,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共建共治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39.
论文力图澄清农业强国建设中的四大重要关系,提出建设农业强国更加强调培育具有规模化比较优势和强势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更加强调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思维;对于多数省份来说,与其要推进农业强省建设,不如找准自身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的位置精准施策、协同发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任务,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共同构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两大支柱。不宜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内容之一。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农业强国建设,不等于推进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建设。要兼顾农业强国建设结果的国际可比性和农业强国建设道路、路径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40.
卫青春  周俊 《科技和产业》2022,22(4):129-136
使用Python程序抓取研究区内人口分布热力值数据,通过ArcGIS软件中的核密度分析工具和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不同时段研究区所在地区及下辖乡镇人口活动分布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人口活动在工作日呈现出“白天向心,夜间离心”的动态变化过程,休息日则与之相反;鹿泉区呈现出与主城同城化发展态势,具有较强就业吸引力,开发区及东部地区是域内主要就业活动空间;鹿泉区具有一定的休闲活动吸引力,但相对较弱,与主城区存在一定差距;根据热力值变化情况,区域内乡镇可分为休闲活力地区、休闲就业活力地区、就业活力地区和居住活力地区4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