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31篇
经济学   24篇
综合类   42篇
贸易经济   51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38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51.
在西方心理学百年发展史中,有两大价值取向引领20世纪心理学的发展和繁荣,即: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科学主义心理学强调用客观实证的量化方法研究可观察的心理现象,突出研究人的自然属性;人文主义心理学突出用主观内省或整体描述的质化方法研究社会的人,强调研究人的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52.
中国古代哲学传统的特色:“天人合一”“体用不二”“阴阳调和”等应赋予现代哲学的涵义。中国古代哲学传统曾辉煌二千余年,因为它不适应时代的变迁,被断裂了几十年。但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传统却是先哲的理性思维,也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结晶,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它还具有活力的一面。我们应当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批判继承中国古代哲学传统,借鉴吸收西方哲学优秀思想成果,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生产力,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国哲学的根本点,在实践中建立中国现代哲学。  相似文献   
53.
《哈姆雷特》创作于资本主义已开始出现社会罪恶与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是在人文主义美好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背景下被创作出来的,《哈姆雷特》的剧情表现了对真善美的肯定和对人性污点的斥责.作者从对封建王权和黑暗势力的鞭挞以及哈姆雷特的古典主义人性和人文主义理想中来把握时代脉搏.  相似文献   
54.
唐晔 《沪港经济》2010,(10):60-61
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由日本人文主义大师渡边淳一提出。意指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钝感力一经提出,风靡世界。日本首相菅直人称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相似文献   
55.
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丛林”“企业文化”四个阶段,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是其两条哲学轨迹,技术资本与智力资本的乘数效应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理论根基,伦理管理由于溶合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管理理念而成为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56.
本文通过对科学大战的一些研究,进而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研究对象、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上对科学大战的双方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说明了两者的差异,同时也阐明了科学和人文之间思维的相互交融性、方法相互补充、精神相互渗透等。  相似文献   
57.
哈姆雷特有时糊涂,有时清醒,有时是疯子,有时又在谈话中不禁流露睿智之情,这些极端矛盾的现象集中在哈姆雷特的身上,就构成了他的复杂,丰富,多方面的矛盾性格。布莱恩.维克斯认为:"哈姆雷特,作为一个人物,是著名的结合着最不可调和的品质的范例‘冲动鲁莽而又富于哲理,敏感于伤害却又不敢示怒,精明却又缺乏谋略,充满孝心又驯服于抑郁,夸于言辞踌躇于行动’。"  相似文献   
58.
梁永福 《发展》2010,(3):146-146
一、时代呼唤重建人文精神教育 人文精神主要指人自觉超脱了自然属性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和理想追求。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基本上是一致的,人文精神除了对个体整体意义的把握以外,更重视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升和理想追求。自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物质文明高度发展,而人自身严重异化,造成人文精神的失落。  相似文献   
59.
法学教育的教风建设长期以来存在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改革忽视对于个体价值的追求与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教师自身精神气质有待提升等问题,现今法学教育的教风建设应注重彰显个体创新与创造的品性,实现教风的人文主义转向,从应然向实然迈进.  相似文献   
60.
正译林出版社/2013-10/45.00元本书考察了16世纪中晚期至17世纪中期的欧洲政治哲学思想,通过分析当时代表性理论家作品中对政治必然性和国家理性等概念的论证,展现了独特的现代政治词汇的形成过程。塔克重点关注了蒙田、格劳秀斯、霍布斯和英国革命理论家们的思想,重新审视了他们人文主义思想中概念词汇的起源,特别是怀疑主义和斯多亚主义,以及这些词汇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