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83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183篇
财政金融   11096篇
工业经济   3069篇
计划管理   21034篇
经济学   9938篇
综合类   5241篇
运输经济   431篇
旅游经济   164篇
贸易经济   15827篇
农业经济   2747篇
经济概况   816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09篇
邮电经济   405篇
  2024年   288篇
  2023年   949篇
  2022年   667篇
  2021年   946篇
  2020年   968篇
  2019年   1161篇
  2018年   456篇
  2017年   1060篇
  2016年   1348篇
  2015年   2172篇
  2014年   4835篇
  2013年   4399篇
  2012年   5502篇
  2011年   6716篇
  2010年   6438篇
  2009年   6888篇
  2008年   6897篇
  2007年   5629篇
  2006年   4284篇
  2005年   3937篇
  2004年   3156篇
  2003年   2906篇
  2002年   1813篇
  2001年   1495篇
  2000年   997篇
  1999年   436篇
  1998年   323篇
  1997年   234篇
  1996年   301篇
  1995年   212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2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论“心灵时代”的品牌塑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玉祥 《经济师》2003,(5):267-268
2 1世纪是一个追求“心的满足感和充实感”的心灵时代。品牌对消费者“心灵”需要的满足属性构成品牌的核心价值。心灵时代的品牌塑造应以优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为基石 ,以准确的市场定位与设计为起点 ,以消费者的“心灵”需要为核心向导 ,以企业诚信精神为支撑点。  相似文献   
92.
企业应该竞争什么?应该如何竞争?这是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在今天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特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新经济背景下,企业惟有超越传统竞争,重塑竞争新理念,才能适应新变化,从而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93.
谨慎原则在会计实践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谨慎原则在会计准则中的几个具体体现(一)会计要素定义中的体现1.新准则规定企业对不实资产必须提取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八项减值准备,要求企业必须按谨慎原则,对资产现值可能低于历史或取得成本的差额进行合理的预计,将其计入当期损益,这就使得资产的价值得到了全部补偿,这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修正,也反映了谨慎性原则的本质就是资本保值。同时资产减值的确认会对反映财务状况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不仅使期末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也使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提高,而减值准备是允许会计税前扣除的,所…  相似文献   
94.
医药企业投资价值评估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晓阳 《经济师》2003,(8):294-295
文章根据当前我国医药企业面临的竞争和进一步发展所遇到的资金问题 ,从促进企业与风险投资的结合出发 ,强调分析企业投资价值的重要性 ,在分析国内外风险投资商考察企业所用指标的基础上 ,结合医药行业的特点 ,提出一套医药企业投资价值分析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5.
黄一义 《新财经》2004,(7):14-23
本文由黄一义先生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威廉·拉让尼克和公司治理研究新锐玛丽·奥苏利文的研究编写而成。他们对西方国家的公司治理的演变进行了深入的历史研究,并根据经济学,特别是企业理论的新进展提出了一套与众不同的公司治理原理;资料翔实,观点新颖,对流行的公司治理理念颇有颠覆作用,对深受这些观点影响的中国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亦有振聋发聩之效。  相似文献   
96.
97.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起步干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国内还没有正式的有关可转换债券融资的相关件。一些企业、包括部分上市公司,出于融资的需要,就已经开始尝试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并且到国际资本市场上筹集了一部分资金。可以说,中国的可转换债券市场最初的发展与股票市场基本上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98.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