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48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116篇
财政金融   3738篇
工业经济   889篇
计划管理   4927篇
经济学   6141篇
综合类   2119篇
运输经济   156篇
旅游经济   30篇
贸易经济   5128篇
农业经济   4015篇
经济概况   5849篇
信息产业经济   24篇
邮电经济   46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381篇
  2022年   333篇
  2021年   568篇
  2020年   749篇
  2019年   884篇
  2018年   469篇
  2017年   1249篇
  2016年   1088篇
  2015年   683篇
  2014年   1544篇
  2013年   1435篇
  2012年   1938篇
  2011年   2129篇
  2010年   1884篇
  2009年   1959篇
  2008年   2481篇
  2007年   1975篇
  2006年   1762篇
  2005年   1701篇
  2004年   1531篇
  2003年   1551篇
  2002年   1017篇
  2001年   605篇
  2000年   653篇
  1999年   311篇
  1998年   400篇
  1997年   277篇
  1996年   238篇
  1995年   246篇
  1994年   231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广西经济》2008,(10):5-5
10月17日.自治区政府在南宁召开2008年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座谈会。各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负责同志介绍、交流了1~9月货币信贷投放情况,共同探讨第四季度更好地支持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广西银监局负责同志通报分析今年以来全区银行业金融运行情况.并对下一阶段银行信贷工作提出指导意见。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李金早出席并讲话。  相似文献   
102.
信息传递     
《上海劳动保障》2002,(16):15-15
  相似文献   
103.
未来国际社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题。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素质教育一时还难以全面的实施。导致这一状况的关键性因素不是考试,而是教育供给不足与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4.
马雅丽 《西部论丛》2008,(10):60-61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财政分权一直是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截至1994年的财政改革主要集中于分权,通过一系列的财政制度安排,给予了地方政府尤其是省级政府较大的财政收入剩余控制权。这些制度安排极大地激励了地方政府促进经济改革,发展当地经济。但分权制度下的财政改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在于过于强调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以致于削弱了中央政府的税基,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李江 《证券导刊》2009,(29):55-57
经济复苏,货币推动,近期A股以其彪悍作派攻城略地,一举突破3400点,让投资者充分感受了夏日资本市场的热情。这个夏天,充满精彩,却也有些无奈:供给冲击、估值忧虑、银根走向等等不确定因素仍在困扰行情发展。在忐忑与狂欢的交替中,市场调整如期而至,中国建筑的上市成  相似文献   
108.
本文针对中国金融开放中内外失衡问题,结合中国金融开放的现实态势从政治学的视角分析了政府进行如此政策选择的原因,并对于现有外国战略投资者的行为特征进行了阐述,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同时在此基础上对于金融开放中优先对外开放的国际案例作了评析,指出其成败得失;而后结合金融生态链理论用中国企业融资渠道的实证数据分析了中国的现实金融需求,指出目前的金融制度供给不适应现实需求的发展,因此加快对内开放,完善金融生态链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并结合国内外"民间金融"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相应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09.
安静 《全国商情》2008,(6):24-25
本文主要从劳动力供给、民工工资待遇、民工权益保护、工作环境要求、职业教育及影响民工流动的其他因素来分析珠江三角洲产生民工荒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思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管理、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