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化学镀钴沉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极电势-PH图阐明了化学镀Co原理,对化学镀Co的工艺条件、溶液组份、温度、PH等因素对沉积速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2.
高聚物的分子量是衡量高聚物性能的主要参数,分子量的大小和分布的宽窄与高聚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密切相关,是高聚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生产指标,由于高聚物分子量的分布取决于聚合反应机理,负反应、后处理、降解、交联及老化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变化又十分复杂。目前仍无法推算全过程的分子量分布,只能通过实验的方法将高聚物试样量分成许多按分子量大小不同,但分布较均一的级份,然后把每个级份的平均分子量加以测定,并用分布曲线表示出来,近似反映出高聚物的分子量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23.
一、问题的提出 交通系统是城市的生长轴,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广深高速的建成带动了广州、东莞、深圳的经济乃至社会的进步,大量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纷纷出现,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经济带,引发交通量成几何级数的增长,甚至出现严重拥挤,车辆无法高速运行,经济成本增大,社会效益下降.道路交通系统对城市发展起着越来越重大的决定作用,而交通需求的增加却总是远远超过交通供给的增加.  相似文献   
24.
合成氯乙酸的动力学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氯乙酸的应用、合成方法、工业化生产方法 ,即三氯乙烯水解法、氯乙酰氯水解法、乙酸催化氯化法 ,还介绍了在硫磺和醋酐存在的条件下乙酸催化氯化反应的机理 ,硫磺和醋酐实际上都是乙酰氯的引发剂 ,反应过程中真正的催化剂均为乙酰氯 ;也对国内外乙酸催化氯化合成氯乙酸的动力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了在乙酸催化氯化合成氯乙酸过程中采用固体酸作为催化剂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5.
概述 从反应机理的角度来说,利用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各取1MOL·L—1的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钾,对菜籽油进行催化,可以清晰的得知酸性和碱性催化剂各自的优缺点。酸性催化剂对酸值较高的油料进行催化时,催化剂不会被毒化,但在时间方面较长而且反应速率也较慢;而对碱性催化剂来讲,反应时间快,但是造化副反应却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6.
1Cr13系餐具常用的不锈钢材料,通过实验建立了研究1Cr13反应机理的反应体系,测定了在不同温度、酸度和盐度之溶液中1Cr13随时问变化的情况,应用化学动力学的理论,推导了反应机理,计算了反应速率常数、反应活化能、活化焓、活化熵和活化自由能.  相似文献   
27.
SiCl4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本文对制取SiCl4的原料来源及处理、制备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同时对制取SiCl4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8.
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由于其具有节能环保和良好的高低温路用性能是一种良好的路用材料,但橡胶沥青是一种不均匀混合物,形成性质稳定的路用材料并不容易.因此深入研究橡胶沥青的反应机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9.
应用Gaussian 09程序,在MP2/6-311+G(2d,2p)理论水平下,对CH3F和H2O反应体系的反应机理进行研究,发现2个反应通道,通道1是CH3F和H2O首先形成复合物CH3F·H2O,然后经过过渡态TS(CH3…F…HOH)直接生成产物CH3OH和HF;通道2是CH3F先经过过渡态TS'(H2C…HF+H2O)形成中间产物P1(H2C·OH2+HF),然后经过过渡态TS'(H2C…OH2+HF)生成产物CH3OH和HF。TS、TS'、TS'分别为68.120,88.422,85.215 kcal/mol,TS比TS'约低20 kcal/mol,即通道1为主要反应途径。研究CH3X(X=F,Cl,Br,I)和nH2O(n=1,2)的反应规律性,对Br、I使用Lan12mb赝势基组。结果表明:CH3X与1H2O反应时,CH3F、CH3Cl、CH3Br、CH3I的反应能垒TS分别为66.635,63.384,61.774,56.254 kcal/mol,随着卤原子序数增加,反应能垒降低约3 kcal/mol。CH3X和2H2O反应时,CH3F、CH3Cl、CH3Br、CH3I的反应能垒TS1分别为57.264,54.084,51.389,39.816 kcal/mol;CH3F、CH3Cl、CH3Br的TS1比TS低10 kcal/mol左右,而CH3I的TS1比TS低16.4kcal/mol。CH3F水解的活化能TS1为57 kcal/mol,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0.
反应机理。吸收:还没有发现关于二氧化氯和亚氯酸盐吸受机理的报道。作为一种强氧化剂,二氧化氯可能在生物组织中很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是作为原化合物被吸收。摄入二氧化氯或亚氯酸盐后,在尿液中可检测到亚氯酸盐,表明消化道可以吸附部分亚氯酸盐。由于亚氯酸盐反应活性很强,本身也是强氧化剂,所以吸收可能是通过被动扩散而不是主动运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