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篇
财政金融   2056篇
工业经济   108篇
计划管理   559篇
经济学   996篇
综合类   379篇
运输经济   19篇
旅游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1122篇
农业经济   154篇
经济概况   1154篇
信息产业经济   6篇
邮电经济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406篇
  2011年   535篇
  2010年   547篇
  2009年   493篇
  2008年   686篇
  2007年   697篇
  2006年   455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2006年,我国持续较大顺差的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贸易顺差明显扩大和外汇储备较快增长。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刚刚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作了全面和深刻的阐述,指出目前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矛盾,己由过去的外汇短缺转为贸易顺差过大和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阐述“必须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六个必须”的新认识时,第四个“必须”就是“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同时,还提出要切实把工作的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四个着力”上,即: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按照全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2.
进出口贸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以来,我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央行多次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尤其是在今年开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但是物价水平仍然居高不下,学者们对当前的物价上涨提出了各种观点,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中国目前的对外开放是引致物价上涨的新因素,甚至是主要因素。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国际收支顺差占用了大量的人民币,并构成MO发行的主要原因。我国关于对外开放与国内物价波动的研究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并侧重于汇率、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外汇储备、国际收支等因素对国内物价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64.
65.
66.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处置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企业利润处置理性行为与实际行为对比的角度,分析了近年来在华外商投资企业较大规模利润汇出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造成的影响,并基于总量监控与存量化解的思路,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匹配措施.  相似文献   
67.
1.国际收支平衡政策的真谛。一国的国际收支政策不是各项对外贸易政策和资本流动政策的简单加总,而是一国有关对外贸易、资本国际流动、汇率、外汇管理等政策的综合与升华。严格地说,我国至今仍然没有制定明确的国际收支政策,只有单项对外经济政策,这些单项政策之间缺乏内在  相似文献   
68.
31.明确“九五”时期我国利用外资的宗旨,克服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宗旨的模糊化倾向。我国利用外资的主旨是在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但实际上效果并不明显,这与人们对利用外商投资的宗旨的模糊化不无关系。近年来在理论界和各地实际  相似文献   
69.
<正> 在中国,消除城乡对立有着自己的特殊内容和任务。一方面,长期存在的扭曲的城乡关系加剧并强化了东西部区域间和区域内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失衡,使相对发达的重工业和落后的传统农业在壁垒森严的分割条件下并存。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践使得城乡经济产生了新的不协调,旧体制中原有的城乡矛盾和利益冲突变得明朗化和尖锐化。如何在和谐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