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5篇
  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168篇
工业经济   40篇
计划管理   441篇
经济学   119篇
综合类   22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97篇
农业经济   119篇
经济概况   14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12.
在一个完整的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开发商要签署许多份合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从全额上说,它可能仅次于《土地出让合同》(有时甚至还要高);从复杂性来说,其条文最多.涉及的合作内容极其复杂,可谈判协商的空间很大.而《土地出让合同》均属标准的格式合同,谈判的弹性很小。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谈判和签署是房地产合同管理的重中之重,是任何房地产开发经营者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土地出让收入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土地出让收入的区域差异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土地出让价格差异较大以及对土地供应缺乏有效控制。土地出让收入的区域差异加剧了区域间财政收入能力的横向失衡,也加大了中央政府均衡区域间财政能力的难度,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15.
开征物业税与土地出让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有的学者提出要把开征物业税作为解决土地增值分配和土地一次性收费制度存在弊端的措施,并把开征房地产税的主要目的归于抑制腐败、打击投机和平抑房价。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深圳楼市呈现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向西移一城区旺地从罗湖区移向福田中心区,特区外的地产市道也较特区内有更大升幅。新增住宅量是这样,土地出让是这样.写字楼物业增长分布也是如此。2005年,伴随着国家相关土地、金融政策的进一步收紧。土地出让将得到有力控制。2004年已出现的西移趋势将更明显。由于土地出让高度集中于特区外地区和地铁开通的推进。加速特区外地产的成熟。可以预见。2005年将是特区外地产的时代。而中心区的崛起,不仅带旺了写字楼物业。也加快深圳城区向西移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土地出让的收益分配与土地市场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城市国有土地出让的收益分配和市场效率之间的关系,建立土地开发的社会决策模型,对土地出让时的七种不同收益分配模式的市场效率分别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过去的协议出让模式,还是现行的基于成本或者现状价值对原土地使用者进行补偿的出让模式,土地市场都缺乏效率,而以土地开发净收益进行分成的模式能够最大化土地市场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论文运用经济学中各种垄断模型对我国土地储备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在均衡状况下,垄断程度不同的土地储备模式,其均衡点及福利损失也各不相同.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斯塔克博格模型是一种比较符合目前中国渐进式改革战略的模式,是一种可行性的模式.因此本文倾向于采用政府主导下的多头垄断模式来改进土地储备制度,并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政策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正在酝酿经济适用房政府和购房者共有产权政策。■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制度是经济适用房制度的重大创新。■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制度如何真正成为解决经济适用房困境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自今年7月1日起,停止经营性国有土地使用权协议方式出让,实行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那么北京市在经营性用地实施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交易后,开发商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在停止经营性用地协议出让后是否还会存在一些经营性国有土地使用权采取协议方式出让一些国有土地使用权发生再转让时是否仍需采取公开交易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