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31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50篇
财政金融   2621篇
工业经济   370篇
计划管理   3534篇
经济学   3151篇
综合类   1249篇
运输经济   248篇
旅游经济   45篇
贸易经济   2582篇
农业经济   3349篇
经济概况   518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8篇
邮电经济   35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315篇
  2022年   272篇
  2021年   355篇
  2020年   403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336篇
  2015年   644篇
  2014年   1645篇
  2013年   1452篇
  2012年   1699篇
  2011年   2267篇
  2010年   2230篇
  2009年   2001篇
  2008年   1962篇
  2007年   1384篇
  2006年   1330篇
  2005年   1160篇
  2004年   893篇
  2003年   523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8 毫秒
51.
在当前国家经济社会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阶段,解决农民增收问题,通过转移农村劳动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固然是一条重要途径。但在新旧体制转轨之际,城市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很大程度上必须在农业内部挖潜力、寻亮点。结合江西婺源县农业的实际,通过对区域布局和产业发展的理性思考,笔者认为要以特色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理念,指导和推进农民增收工作。  相似文献   
52.
城区农村既是成都市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市加快城市化的排头兵;城区农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成都市城区近期“一体化”工作的开展和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的改善,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市未来能否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奋斗目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3.
浅谈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与统筹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华 《金卡工程》2009,13(4):181-181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保障城乡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的工作重点应是:从城乡的差异出发,整体规划,分层推进,确保低保、养老、医疗等基本保障项目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制定各类人群特别要针对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采取完全积累方式为农民建立社会保险个人账户.  相似文献   
54.
国外许多城市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已经打破行政区界限,将城市和周边乡村建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并通过加快城乡之间能量、信息、资源的转换与合理配置,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55.
本文通过一些统计数据对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并对如何缩小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和建议,认为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要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权益,加强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等.  相似文献   
56.
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着力在推动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上下功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走上协同推进的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57.
跨入新世纪,达茂旗还是一个国贫旗。2002年以来,旗委政府领导班子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强旗为目标,以城乡统筹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创新发展模式为突破口,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取得突出成效。仅仅两年时间,全旗城乡经济就出现了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三农三牧”面貌显著改变。2003年,全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183元,较2001年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5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但涵盖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国内外的协调发展,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内容博大精深涉及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涉及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  相似文献   
59.
抓城乡统筹解重中之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归纳起来就是两句话:"三农"问题是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破解"三农"难题必须抓住城乡统筹这条主线.  相似文献   
60.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约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打破城乡分割的发展体制,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统一体来对待,统筹资源配置,兼顾利益关系,平衡发展,共同繁荣。长期以来城乡非均衡发展的状况,使城乡统筹面临许多现实困难,在体制层面上存在很多制约因素。找准这些制约因素,区分轻重缓急,有针对性地逐步加以解决,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和城乡利益格局根本性转变的重要前提。一、非均衡的工农与城乡资源配置政策。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