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869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209篇
财政金融   9588篇
工业经济   8426篇
计划管理   33449篇
经济学   15087篇
综合类   11170篇
运输经济   1201篇
旅游经济   676篇
贸易经济   26220篇
农业经济   3789篇
经济概况   26279篇
信息产业经济   639篇
邮电经济   796篇
  2024年   263篇
  2023年   1075篇
  2022年   793篇
  2021年   1353篇
  2020年   1175篇
  2019年   1811篇
  2018年   727篇
  2017年   1869篇
  2016年   2424篇
  2015年   4488篇
  2014年   11329篇
  2013年   10843篇
  2012年   12748篇
  2011年   12426篇
  2010年   10908篇
  2009年   10490篇
  2008年   10341篇
  2007年   8140篇
  2006年   6732篇
  2005年   6133篇
  2004年   5399篇
  2003年   5783篇
  2002年   3683篇
  2001年   2532篇
  2000年   1702篇
  1999年   432篇
  1998年   338篇
  1997年   291篇
  1996年   224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黑龙江省兴凯湖农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切实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高昂主旋律、宣扬正能量,为农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政治保证、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筑牢信念"根基",提振干群信心,强化责任担当,净化舆论环境,注重素质养成,丰富文艺载体,进一步把兴凯湖美誉度树起来。  相似文献   
22.
23.
唐代房玄龄"虔恭夙夜,尽心竭节"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尽职尽责;"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自知之明;"怀德荷恩,治理安危"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忧患意识;"致治之本,惟在于审"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降低成本;"去食存信,五德裨益"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道德教养;"以安社稷,利万民耳"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客观实际;"动循法制,礼成而退"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平等礼貌;"朕熟思之,惟有二策"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预策决策;"将士通锐,止戈为武"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量力而行;"知而不言,衔恨入地"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知无不言;"武功胜于古代,文功教化之本"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善始善终。  相似文献   
24.
25.
吉喆 《乡镇论坛》2021,(2):30-31
京杭大运河畔的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古城,集“运河文化”和“大战文化”为一城,融“齐鲁豪情”和“江南韵致”为一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汇聚于此。北京的京西太平鼓、河北的踩高跷、山东的柳琴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轮番在台儿庄古城上演。  相似文献   
26.
27.
汤铎原 《山西农经》2021,(1):15-16,19
大学生是实施文化惠民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群体。通过分析乡村振兴与文化惠民的区别与联系,可概括出大学生文化惠民服务的3大类型,即展示性服务、教育性服务、保护性服务。从政府、基层群众、高校、大学生自身4个维度总结大学生文化惠民服务的实施成就和不足之处,分析产生的原因,剖析背后的现实逻辑,以乡村振兴的视角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角度出发,提出提升大学生文化惠民服务质量、促进乡村文化繁荣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8.
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王店大装"是极具民间特色的一项中华传统技艺,它具有历史传承悠久、人文及社会价值深厚、观众认同感强等发展优势,但也存在人才短缺、资金不足、宣传不到位、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保护与传承措施不合理等问题.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通过完善民俗文化传承的法律法规、多渠道培养技艺传承人、挖掘新内涵开发新题材、利用新技术新平台传播"老艺术",为传统民间技艺构建了良好的发展生态,让"老艺术"焕发出新的光芒,助力美好乡村家园建设.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