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3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43篇
工业经济   129篇
计划管理   393篇
经济学   260篇
综合类   538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16篇
贸易经济   599篇
农业经济   34篇
经济概况   830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
魏晋时期由于政治动荡不安,战乱不断,个体的生存境况无法得到最基本的保障,魏晋人只有在自然山水中,艺术中,佛教中寻找着逃避痛苦,麻醉自我的精神满足,这种苦闷,痛苦,体现在学训,形成了以悲为美的审美时尚,这种审美时尚与生命意识的关系及其产生的化背景分析。  相似文献   
12.
员工形象关乎企业的服务水平,也关系到员工和企业的精神面貌古今中外,着装从来都体现着一种社会文化,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素质的无言的介绍信。从某种意义上说,服饰是一门艺术,服饰所能传达的情感与意蕴甚至不是用语言所能替代的。在不同场合,穿着得体、适度的人,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穿着不当,则会降低人  相似文献   
13.
揭敏 《商场现代化》2007,(2):299-300
色彩作为一种主要视觉语言,是企业LOGO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中恰当的使用色彩可以加强整个企业LOGO的理念表现和内在含义的传达。同时色彩作为视觉审美的核心,也是产生审美活动最引人注目的因素。本文通过对色彩视觉效果、表情效果、象征效果的特性分析,阐述了色彩在LOGO设计的审美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价值已形成共识,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共同认定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传承、审美艺术、科学研究、旅游经济等多方面的价值.而衡量文化遗产价值的标准及其评价指标,引导人们更真实、更全面、更接近本原地去认识文化遗产蕴含的经济价值.近年来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对于用什么标准来进行价值评价却并没有达成一致认识.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EVA(经济增加值)指标体系可以担当这一重任.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哲学具有很强的民族个性,现代大学生个性修养的建构在中国的根植不能不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有机养分.高师思想政治课教育中适宜的吸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应该而且是现实的.可以说,惟有合理筛选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结合我国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承继、创新,方能体现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且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师思政教化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通过对小说《伤逝》女主人公子君悲剧形象分析,指出子君这个受到“五四”风暴洗礼的新女性性格演变的轨迹及其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揭示了这一悲剧形象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的迷失从根子上说是有些中国作家和艺术家社会背叛的结果,从美学上说,不但是席勒当年所批判的恶劣倾向的沉渣泛起,而且消解了人对自己的尊严的捍卫和对自由的追求。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的重建就是要求中国作家和艺术家精神寻根,按照美的规律创造。  相似文献   
18.
唐代三种不同文化内涵的小说观念共同影响作用着唐代的小说创作。儒家小说观主导着小说的创作思维走向,史家小说观影响着小说创作的外在形式并提高了小说的地位,文家小说观最终内在地引领着小说走向文学的审美和取得文体的独立。  相似文献   
19.
文学课教学中的审美人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其终极目标不在于培养审美兴趣与审美能力,而在于培养审美人生观。这与文学自身的特性及文学鉴赏的要求有关。在文学课教学中落实审美人生教育应抓住作品的生命意识,强化情感体验,将审美与育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分析了高校审美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力、审美情趣、完善人格方面的功能性作用,提出了高校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