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9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54篇
经济学   38篇
综合类   25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36篇
农业经济   21篇
经济概况   250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82.
2007年1~11月,东风商用车总重14吨以上卡车销量为77027辆、增幅只有行业整体增幅的1/2左右、市场份额下滑约4个百分点,从2006年同期的重卡行业第一滑落至第三……一切对于东风商用车公司似乎十分不利。然而,当记者2007年12月下旬在十堰见到东风商用车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黄刚的时候,他的第一句话却是"你知道吗?东风天龙和大力神系列1~11月的销量已经达到20075辆。"这位实际执掌东风商用车公司的CEO,对得失之间的利害关系仿佛了然于心。同时,根据记者截稿时收到的最新消息,东风商用车公司2007年全年重卡销量约为8.4万辆,天龙系列(含大力神)12月份销售3183辆,全年达到23258辆。2008年,面对重卡市场的更大不确定性,东风商用车公司高层还能这样举重若轻吗?  相似文献   
83.
叶语 《今日重庆》2005,(4):104-105
抗战的艰苦岁月里,重庆的群众歌咏活动、交响音乐、民族音乐和歌剧等,荟萃中国音乐人才,汇聚多种艺术形式,以音乐为武器,用音乐唤起民众,凝聚人心,鼓舞抗战,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民族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不平凡的一页。重庆的抗战音乐讴歌了民族抗战精神,成为民族音乐在抗战时期的强音。  相似文献   
84.
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进步知识分子以文化战线上的种种抗日救国活动,营造了全民族抗战的氛围。同时,进步知识分子积极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为中国抗日战争创造了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国统区进步知识分子的抗战贡献表明,中国知识分子是一个具有很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群体,也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群体。国统区进步知识分子在抗战中之所以能够发挥巨大作用,除了其本身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这一内在因素外,还与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正确引导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5.
林子 《今日重庆》2006,(5):108-109
重庆在我心中并不陌生。抗战期间,我的家庭和这座城市有着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我在山洞小学从启蒙读到小学毕业,为我的人生成长奠基;我的两个妹妹都在山洞出生。歌乐山下的山洞小镇,留着我童年时代许多难忘的……  相似文献   
86.
87.
88.
1932年,上海“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奋力抗击日军,身任上海新药业同业公会主席的项松茂积极捐物献款,并组织同业抵制日货。他执掌的五洲大药房还接受了繁重的军用药品生产任务。为了尽快将药品送上前线,他亲自督促日夜加班赶制。  相似文献   
89.
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十三团团长包森,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他领导冀东军民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为建设冀东根据地,立下了不朽功勋。包森,原名赵宝森,又名赵寒。陕西省蒲城县义龙乡赵家村人,生于1910年。他自幼在本村读书,后入蒲城第一高小,因带头反对校长克扣学生伙食费,被开除学籍。后转入三原县中学读书,受进步教师的影  相似文献   
90.
文晓村 《中关村》2005,(12):107-108
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前夕,收到北京老诗人艾砂、马乙亚合著的第四本伉俪诗集《凹凸情》,欣喜不已。从第一眼看到它的封面:彩虹飞满天的夕照之下,挺立着两棵躯干虽倾斜,但枝叶却依然郁郁葱葱的雪松。而我的心底,又想称之谓相偎相倚的夫妻树。其实,雪松也罢,夫妻树也罢,毫无疑义,那是两位老诗人历经风雨搏击,仍不屈不折奋发向上的象征。若与封底诗人伉俪素朴的合影照来看,虚实相映,深蕴有致,足可发人深省。打开书页,首先映入眼睑的是十二幅珍贵的彩色照片,接着是徐放的序文和贺敬之、藏克家、钟鼎文、雁冀、流沙河、梁上泉、文晓村、蔡丽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