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0篇
工业经济   34篇
计划管理   42篇
经济学   21篇
综合类   8篇
运输经济   80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35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33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随着高校办学开放度的加大和大学生就业的多元化,高职高专毕业生预备党员规模呈现扩大的趋势。这些毕业生预备党员在政治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方面都存在无人组织或不能正常化等问题。如何加强这些毕业生预备党员的管理,加强高职高专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成为各高职高专院校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62.
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建筑施工领域所存在的普遍现象“挂靠经营”的存在根源、法律特征,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合同关系、后果及隐患,最后还对建筑市场如何避免“挂靠经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3.
民营经济的实质就是非国有经济,指境内公民或公民集体自有资产或混合所有制资产而自负盈亏的经济类型,主要包括个体和私营企业。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国家不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乡镇企业。现在,也有学者把外资、港、澳、台资企业也作为民营经济成分。  相似文献   
64.
严格的建筑企业施工资质管理制度以及这种管理制度设定的市场准入门槛。为了克服体制上的障碍,一些社会上的资本为追逐利润,必然会寻求与资质资源相结合,于是工程挂靠应运而生。虽然建筑行业挂靠现象在法律上是被明文禁止的,但目前建筑市场上以各种各样的形式隐避、掩盖着,而且还普遍存在,建筑施工企业要在建筑市场上生存,还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因此也引发了经营管理上的各类风险。挂靠者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个人,本文主要针对个人挂靠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的信用风险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5.
交通事故中的责任承担者往往会出现实际车主和名义车主不一致的现象。本文试从实际案例出发解析出现此类情形时各方主体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66.
靳小宇 《中国招标》2013,(25):30-31
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实际操作形式。既有法律所规定和承认的总包、分包、内包等形式,也有法律所禁止或否认的挂靠、转包等形式。从法律角度而言,合法的工程建设模式方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效果;不合法的工程建设模式将被法律否定,从而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7.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专业汽车运输企业围绕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单车的经营管理,走过了一条艰难的探索这路,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损失了不少的利益。尽管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各企业的条件及发展历程千差万别,但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的专业运输企业却不约而同地几乎都最终选择了车辆挂靠经营的办法。可以说,挂靠经营已有了实践经验的结晶,对于单车挂靠经营,应该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不断地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68.
在《商用汽车新闻》记者调查新疆重卡市场期间,很多经销商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金融服务在当地对销售的重要性。"重卡产品价格高,不是所有用户都有足够的现款购车。平均算下来,新疆70%的重卡用户需要借助金融服  相似文献   
69.
建筑施工企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涉及面广,就业率高,相对其他行业准入门槛低,科技含量不高,技术更新速度慢。由于建筑市场不规范,许多无证企业或个人利用社会关系,承接工程后,挂靠联营施工企业,偷逃税款,严重扰乱了建筑市场,文章从挂靠联营的源头和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应对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0.
杨凯  景桂桃 《经济师》2000,(7):134-135
文章力图分析目前出现的一批有名无实的各种无实体企业 ,干着各种买空卖空的事情。如在建筑业中 ,有一些“空壳”企业 ,通过不正当手段承揽工程项目后 ,倒手转包给另一个企业 ,从中渔利 ,而对工程质量、进度毫不负责。这些“空壳”企业是造成工程直接费用投入减少 ,产生质量重大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制约这些“空壳”企业对社会和公民造成的危害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