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0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27篇
经济学   31篇
综合类   21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83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4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沈琰 《青海财会》2002,(1):47-47
WTO的基本原则是在继承GATT(Generalon Tariffs and Trade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改而来的。它们源于1994年的GATT,服务贸易总协定和历次多边贸易谈判所达成的一系列协议,最主要的几项原则如下:  相似文献   
92.
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及未来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美贸易关系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一年一度的最惠国待遇审议以及与贸易有关或者无关的人权问题,正是中国“入世”前中美贸易关系特点的真实写照。中国“入世”后,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贸易摩擦出现的频率反而有所增加,美国成为了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最多、最激烈的国家。美国公司对海外竞争对手提出的倾销指控中,有20%以上涉及中国。尽管庞大的美国市场和迅速崛起的中国市场以及日益密切的经贸往来,  相似文献   
93.
分析了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中的实质公平原则的理论内涵,对实质公平原则适用于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依据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实质公平原则在中美双边投资协定适用的整体设想和具体建议。中国应以"实质公平"为宗旨和根本原则,对固有的"公平公正待遇"进行完善;以实质公平原则为宗旨对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进行修正;强调发展中国家在公共利益方面的例外规定;强调对国有企业中涉及国计民生的经济实体和产业区划,要进行纵横交错拉网式的负面清单的条约保留并给予较长的过渡期;侧重加强对金融服务业的整体产业之核心利益的坚决维护;在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条款项下适时植入"同等技术的产品质量条款"和"相同标准的售后服务条款";例外规定中突出共同但有差别责任的环境保护条款和劳工保护条款的细化;负面清单的列举一定要谨慎,充分考虑民族利益,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国民的根本人权;其他未尽事项,适用兜底性条款,并以明显违背实质公平原则为标准或门槛。  相似文献   
94.
WTO之ABC     
初杨 《新企业》2001,(9):38-41
  相似文献   
95.
张小华 《金卡工程》2008,12(9):120-121
最惠国待遇是国际投资协议中的核心原则,它能保证外国投资者在东道国不受岐视性待遇,又能保证各国投资者在东道国获得平等竞争的机会.最惠国待遇是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有力杠杆,其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从不公平到相对公平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96.
一、非歧视原则概述 非歧视(Non-Discrimination)是WTO贸易体制中的基本原则之一。在WTO贸易体制中,非歧视原则主要是通过国民待遇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来实现的。传统的国民待遇起源于民事领域,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逐渐延伸到国际经济贸易领域。最惠国待遇起源于西方国家之间的双边通商条约,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双边贸易条约的不断增加而逐渐流行。  相似文献   
97.
澄清“入世”认识上的几个误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8.
《致富之友》2001,(4):10-10
[最惠国待遇原则]WTO 最根本的原则之一。根据这一原则,在中国入世后,其他缔约方的汽车产品可在同等条件下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中国产品也可在同等条件下进入其他  相似文献   
99.
一百五十多年前,一次发生在上海的关税谈判对中外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次谈判因为满清政府无能、国势衰微而充满了屈辱与不公。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和法国联手先后攻陷广州、大沽口炮台,1858年5月,侵入天津,直接威胁北京。清军不敌英法联军的坚船利炮,一再败北。成丰皇帝只得派东阁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钦差大臣,于6月下旬在天津与英法进行谈判,分别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