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77篇
工业经济   35篇
计划管理   149篇
经济学   71篇
综合类   29篇
运输经济   15篇
旅游经济   7篇
贸易经济   111篇
农业经济   35篇
经济概况   15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2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四川汶川大地震刚发生时,很多国内外媒体都想起了一个地方——都江堰,这项建于公元前256年的水利工程在这次地震中未受损伤,而它的建立恰恰是中国与灾难抗争的典型写照。中国从古至今不断经受灾难洗礼。恶劣的自然环境考验了中国人的智慧,也造就了中国人坚强的性格。  相似文献   
32.
《中国西部》2010,(2):3-3
值此5.12汶川特大地震周年之际,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的慈善事业。 慈善,这个全世界善良人们身体力行的理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中国人所关注。中国的公民社会在成长,中国的慈善事业正在走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33.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已近三年,灾区由满目疮痍已变为新居林立、风景秀丽,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竟然是在短短三年间完成的。我们知道阪神大地震后,日本花了近十年的时间才完成重建,今天"5.12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成果完全可以说是创造了又一个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全国人民对灾区的无私的援助和灾区人民奋力拼争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其中也包括了成都理工大学(前身为成都地质学院)的师生,临危受命,不顾个人安危,忙碌在灾区一线,为抢险救灾与灾后重建做出的重大贡献。中国知识分子素有"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优良传统。成都理工大学的广大师生不仅有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有面对灾难"舍我其谁"的大无畏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灾难远去,回首过往,不甘人后的理工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当代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展望未来,敢为人先的理工人将继续谱写当代知识分子作为社会脊梁的盛世华章。  相似文献   
34.
上午9点,青川摄影家协会主席邓建新感觉非常遗憾,他没有时间去拍摄汶川地震三周年祭奠活动。听说我们杂志需要关于青川建设最新图片时,他立刻就把刚整理好的组图发了过来。这一天,他很忙。  相似文献   
35.
2013年4月20日0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度)发生自1900年有历史记载以来。震级最高的7.0级强烈地震.并在此后数月中发生了大小不等的数千次余震。这是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之后雅安遭遇的又一次大地震.并给雅安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36.
对于地震,仿佛离我很遥远,一直都没有什么概念。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更只是听说过。直到汶川地震的发生,我才略微对地震有了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37.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广元市、陕西汉中的南郑、宁强、青木川等地的受灾群众及时从地震的余悸中奋起,把失去家园的悲伤,化成一种建设新家园的力量。四川广元奋力自救在四川广元市采访期间,我们了解到当地群众,自己动手,将竹制的门、木棒或钢管撑起框架,竹子做成檩子,铺上麦草,彩条布围成墙体,屋内则搭建起高约20厘米的木板地面,这些建好  相似文献   
38.
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个时刻,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 这一刻,全中国的时闻仿佛停滞,车流凝固,行人肃立,股市停盘,只有降下的国旗静静飘扬;这一刻,全中国的空气似乎沸腾,警报长鸣,汽笛哀嘶,钟声齐响,唯有肃穆的人群默默哀伤.  相似文献   
39.
谁也不会料到,2008年的5月12日就这样写入了历史。一场8级大地震,将四川等西部地区成千上万百姓推入灾难的深渊。总理哭了,国民哭了,中国哭了!  相似文献   
40.
姚景源 《经济月刊》2011,(10):18-21
2001年到2010年是非常不平凡的十年,期间经历了历史罕见的非典疫情,遭受了汶川特大地震等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