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77篇
工业经济   35篇
计划管理   149篇
经济学   71篇
综合类   29篇
运输经济   15篇
旅游经济   7篇
贸易经济   111篇
农业经济   35篇
经济概况   15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2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四川省在2007年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了千亿元大关,是全国第九个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的省市。自2008年初开始全省旅游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使四川旅游的发展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处于停滞状态。至此旅游目的地应如何应对危机事件,以及在危机事件后采取何种措施来恢复旅游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2.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后,汶川粮食应急保障供应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全国全省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汶川县粮食部门的广大职工积极行动起来,奋起抗灾,震后第一时间不顾家人和自身的安危,利用日产仅六吨的简单设备昼夜加工大米,解决滞留人员、救灾人员及当地居民的临时吃饭问题。  相似文献   
53.
又易 《浙江经济》2010,(9):62-62
最近的世界好似不够太平,自然灾害不断。自汶川地震开始,又相继爆发了7·16特大洪灾、西南五省特大旱灾、青海玉树地震,一位朋友的MSN签名档甚至改成了“地球进入震动模式”。接二连三的灾难,让人顿生狐疑,联想到了去年的一部美国灾难大片《2012》,世界末日的说法变作许多人心目中的一种恐慌。  相似文献   
54.
又见映秀     
刘同福 《走向世界》2012,(14):56-57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巴蜀大地被一阵剧烈的摇晃撕开了一道伤口,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深深的痛楚。汶川映秀镇,这个原本并不知名的山区小镇,一下子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4年时间过去了,当我们再次踏进这个小镇,映入眼帘的已是一幅全新的景象。  相似文献   
55.
理性重建     
《房地产导刊》2011,(6):8-9
三年——历史长河的一个瞬间——但中国正把这个"瞬间"描绘成一幅"隔世"画卷。三年前的汶川是血泪悲恸、满目疮痍之地;三年后的汶川,最漂亮的是民房,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  相似文献   
56.
一个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能以不变应万变,以变制变;一个成熟的危机管理团队,能够驾驭危机管理的全局;一个完善的危机预警体系,能够发现征兆、防患于未然;一个科学的危机管理框架,能够在转危为安后,做到在前车之鉴中寻找到平安前行的路途。而这一切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7.
隋岩 《魅力中国》2013,(11):26-26
中国是众多国家中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水、地震、台风等一系列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尤其是最近几年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的发生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为自然灾害频繁的发生,对巨灾风险进行有关管理已成为当前形势的需要,中国向来习惯于使用行政的手段进行灾害的救助和管理,政府相对而育承担了绝大部分的灾害补偿责任,但是现在缺乏市场化的应对机制,所以构建更为有效的巨灾风险管理的制度已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8.
魏雯倩 《改革与开放》2011,(20):146-149
汶川大地震后社会工作的力量得到彰显与成长,四川团省委率先建立“12355李家杰珍惜生命心理热线社工服务队”,以承接灾区服务工作.灾区社会工作者如何实施具体实务,实施效果如何,面临的困境以及灾民是否接受这种全新的服务形式等,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也是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一笔宝贵的经验财富.  相似文献   
59.
文章以近年来多次破坏性地震为例,如日本神户、土耳其、云南普洱市、四川汶川县地震,详细分析了各类建筑及公路震害产生的原因,研究成果有助于结构工作者采取相应措施减轻地震危害。  相似文献   
60.
‘抗震标准化”在抗震行业只能算是个资历尚浅的年轻小伙子,虽然抗震行业的职能部门从上世纪70年代一直很关注标准化工作,但正式提出抗震标准化概念,组建抗震标准化研究管理机构是在1991年。而已经出台较全面的首批抗震标准也是多集中在2000年前后,至今尚有30多项抗震标准处于起草之中。‘抗震标准化”这个年轻小伙子将成为推动抗震事业发展的主力,但其成长的步伐还要再快一点,才能在未知的灾难变数中挽救多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