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944篇
工业经济   132篇
计划管理   2119篇
经济学   533篇
综合类   373篇
运输经济   49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914篇
农业经济   249篇
经济概况   275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81篇
  2009年   469篇
  2008年   524篇
  2007年   408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72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公允价值:对会计计量属性实质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明霞 《经济论坛》2007,(21):137-138
会计核算是由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组成的完整过程.其中,会计计量是核心内容,关系着整个会计系统功能的实现.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概念框架的定义,"会计计量是指为了在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中确认和记录财务报表要素而确定其货币金额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2.
我国从2001年1月1日开始实行新《企业会计制度》。新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充分贯彻了谨慎性原则,对那些不符合会计要素定义、不符合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内容进行了修改,从制度上杜绝了企业虚盈实亏、短期行为和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3.
一、微观环境会计模式 微观环境会计主要是企业环境会计,为完整可靠地将资源环境纳入其中进行核算,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微观环境会计应采用“中心——卫星”模式。该模式由两部分构成:①中心核算。应核算符合会计确认标准(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以市场或法规定价能够进行可靠计量的资源环境,纳入现行会计系统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中心核算”。中心核算可根据相关会计理论与方法、会计准则与制度进行,如可结合固定资产等准则或制定新准则,设置“资源资产”、“累计折耗”、“资源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对符合确认条件的自然资源进行取得、耗用、补偿、减值、处置等核算。②卫星核算。对于不能以市场或法规定价,只能通过估价技术进行粗略货币计量的资源环境,不能满足会计确认标准,不能纳入现行会计系统进行确认,应当另行构建辅助账表体系进行价值量与实物量的双重核算,即“卫星核算”。卫星核算可按资源环境种类设置辅助账簿和编制“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实物量与价值量评估表”进行。  相似文献   
104.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其主要内容为总体性要求准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准则、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准则。它们对于会计人员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会计原则大多是从经验中归纳而来的,与会计环境关系密切。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特征使传统会计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为了与环境相适应,会计基本原则必须及时作出相应的修正。  相似文献   
105.
王艳萍 《经济师》2002,(9):231-231
金融创新工具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 ,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具有高风险、高收益 ,且为未来交易的特点 ,由此产生的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对传统的会计理论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会计确认、计量和会计报告三个方面。文章旨在揭示金融创新工具对上述三个方面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周兰 《新智慧》2006,(2):15-16
股权分置改革是指通过非流通股股东以一定形式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获得流通权,从而实现股票的全流通。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核心是对价的支付,即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一定的对价,以获得其所持有股票的流通权。  相似文献   
107.
倪侃侃 《新智慧》2006,(10):24-25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所得税准则)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应纳税暂时陛差异需要被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需要被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但在几种例外情况下,它们是不需要被确认的。  相似文献   
108.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资产减值会计相比,突出的变化有三点,一是拓宽了资产减值确认和计量的范围,二是增加了资产组及其减值的概念,三是增加了资产减值一经确定不得转回的规定。相对其他具体准则而言,该准则操作的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9.
分部报告是以企业集团内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各个分部为单位报告财务信息的文件。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全面规范企业的分部报告实务.财政部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CAS35)。从总体上看,CAS35主要是一个披露准则,对会计确认、计量涉及很少,由于它细化了分部信息的披露规则,理解和执行难度相对其他准则要容易一些,因此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但从实践来看,CAS35仍然存在一些应用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0.
杨红亮 《审计月刊》2007,(11):46-47
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与披露问题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会计学界的关注。在我国,非经常性损益的研究相对较晚,许多规范和制度还未建立。一些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项目调节利润,粉饰业绩,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本文对非经常性项目的内容,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与披露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