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16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17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背景 2005年新春伊始,一个听起来悦耳动听的名字--苏丹红,却搅得众人阵阵惶恐,苏丹红之所以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了国人的关注源于一则新闻:"英国食品标准署就食用含有添加苏丹红色素的食品向消费者发出警告,并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亨氏、联合利华等30家企业生产的可能含有苏丹红的产品清单,开始了一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食品紧急召回行动,类似的行动随后迅速波及欧美15个国家和地区."有关研究表明,苏丹红(一号)具有致癌性,欧盟禁止苏丹红(一号)用于食品生产,我国也同样禁止使用.  相似文献   
42.
从龙葵果中提取食用红色素及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熟的龙葵果为原料提取食用红色素,通过优化工艺、确定单因素条件、设计正交试验,以527nm波长的吸光度值衡量色素提取效果和稳定性;最优化的提取条件为:柠檬酸水溶液提取剂pH为1.72,样品加量3.35g/100mL,提取温度60℃,浸提时间60min;龙葵红色素提取液长期接触光、空气和Fe3 ,稳定性下降,因此,在提取、干燥和储存时要尽量避免长时间接触光和空气、避免与铁制容器直接接触。  相似文献   
43.
《农家致富顾问》2009,(2):46-46
一、原料配方 鲜山楂2.5kg、红薯5kg、糖6kg、明胶0.35kg、柠檬酸20g、苯甲酸钠15g、胭脂红色素0.49g、巧克力色素0.01g。  相似文献   
44.
中日食用着色剂标准研讨会第二次会议日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工业协会、日本食品添加剂协会着色料部会和日本三色会共同组织召开。在会卜就红曲红、栀子黄这两种天然色素第一次共同向JECFA申报后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解。两国共同对这两种色素提出科学的资料依据。目前对栀子黄色素的质量没有大的问题,也有相应的毒理学试验结果。关于栀子甙的检测.由日方提出检测方法细则及注意事项.进一步交流.  相似文献   
45.
《时代经贸》2010,(6):40-41
近日,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与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合作协议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辣椒红色素生产供应商,晨光集团此番落子天津开发区西区,将对滨海新区生物产业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46.
对于多数福建人来说,对黄酒的印象更多的是停留在料酒上。如今,在各大超市,我们不难看到诸如鼓山老酒、闽江老酒等陈列在调味料的货架上,但凡有下厨的人对这些品牌耳熟能详。殊不知,这些售价不足10元的老酒是可以直接饮用,曾是上个世纪80年代人家喻户晓的福建著名古酒——黄酒。  相似文献   
47.
屏南老酒始创于北宋时期,酿造历史悠久。它采用屏南高山糯米、优质红曲和清冽的山泉,以民间传统的红曲制作与酿造技艺精酿而成。老酒口感醇厚,芳香馥郁,营养丰富,享誉周边,具有独特的闽派黄酒特色,更有温阳固胃、滋肾补血、强身健体之功效。  相似文献   
48.
辣椒红色素广泛应用于水产品、肉类、糕点、色拉、罐头、饮料等各类食品的着色以及化妆品和制药行业,因目前食品工业中广泛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多数对人体有毒副作用,所以天然色素取代人工合成色素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49.
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天然色素,是类胡萝卜类色素的四萜化合物,具有一定保健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本文就辣椒红色素的性质及其应用作一概述,研究了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及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在30%丙酮水溶液,丙酮及5%NaOH水溶液中易于提取,该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对热、光均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红曲对克拉玛依地区少数民族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新疆克拉玛依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少数民族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红曲饮片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治疗时间为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晨起采集空腹肘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两组患者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此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记录治疗期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HD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