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1197篇
工业经济   151篇
计划管理   1049篇
经济学   506篇
综合类   318篇
运输经济   53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710篇
农业经济   220篇
经济概况   695篇
信息产业经济   7篇
邮电经济   1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307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353篇
  2009年   352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学者提出“开征物业税”的建议,10年来,学界和业界的探讨一直不断。党的第十六届三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作出了“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收费”的决定。一年来,有关物业税的争论持续不休,热潮甚高。对此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62.
巨灾风险证券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云超 《上海保险》2004,(8):39-40,47
巨灾风险是指那些发生概率很低,但一旦发生将造成一定地域范围内大量的保险标的同时受损,从而引发巨额的保险索赔的事故,比如洪水、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瑞士再保险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巨灾风险的爆发频率有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巨灾风险造成的损失程度也不断增加,比如1994年神户大地震造成了50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911”事件的损失也不下于500亿美元。究其原因是(1)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63.
英国拥有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市场经济,是最早出现专业财产价值评估专业团体的国家。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英国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以房地产评估为核心的财产价值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64.
动产质押是企业间常用的一种担保方式,即债权人(质押权人)为保障债权届时实现,合法占有出质人(债务人或第三人)的财产,当债务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时不能偿债,质押权人有权将质物协议作价或拍卖,以拍卖所得优先受偿。动产质押的安全性是指质押实践中如何使质押合法、有效,且不受第三人的权属抗辩或追夺,顺利实现质权以抵偿自己的债务。  相似文献   
65.
中小型交通企业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繁荣城乡市场,减轻就业压力,提供国家积累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家对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交通运输行业的放开搞活,市场竞争逐步加剧中小型交通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积累的产权不清、政企不分权责不明、机制不活等弊端日益显露,一部分企业陷于经营困境。对处于严重亏损和资不抵债、停产半停产的中小型交通企业,依法实行破产,对原有要素重新组合,彻底打破原有的经济体制、组织结构经营方式等,形成新的生产力。一、中小型交…  相似文献   
66.
现行财税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中,有一个“非专业性”的名词,在不同的文件中、在不同的语境下,出现的频率较高,但却没有得到过统一的、明确的专业定义,那就是“转让”,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股权(或股份)转让”,再比如与我们切身利益相关的应缴个人所得税的“财产转让所得”,等等。  相似文献   
67.
与许多私法制度一样,不当得利最早起源于罗马法,并被称为condictio。设立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确认财产移转过程中获利的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一旦财产之取得被确定为不当,受有损失之一方即获得返还请求权。  相似文献   
68.
陈艳 《新智慧》2004,(11A):33-34
一、《企业会计制度》关于流动资产盘盈、盘亏会计处理规定的矛盾。《企业会计制度》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使用说明中规定:盘盈、盘亏、毁损的流动财产,报经批准后处理时,流动资产的盘盈,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流动资产盘亏、毁损,应当先减去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借记“原材料”、“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剩余净损失,属于非常损失部分,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属于一般经营损失部分,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相似文献   
69.
浅析我国《信托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信托法》虽未用专章规定其基本原则,但根据法律条及信托制度之本质,亦可作如下概括:目的合法性原则;要式主义原则;信托公示原则;信托的承继性原则;信托财产独立性原则;受托人有限责任原则;信托财产管理权与受益权的分离原则和信托财产范围的限定性原则。  相似文献   
70.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改变,与之相适应的产权制度必须随之改变。企业生产规模大小决定了企业所采取的具体产权形式,不能以某一种固定的模式去判断其它产权模式的优劣。改变企业财产制度,只有在对出资者有利的情况下才能顺利进行,另外,社会环境对企业财产制度的形成也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