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55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26篇
经济学   116篇
综合类   47篇
贸易经济   186篇
农业经济   14篇
经济概况   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61.
162.
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绩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出口导向战略受到较为普遍的推崇,其原因在于出口导向与进口潜伏相比较,能更好地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从宏观的角度看,出口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出口导向的增长,即带来了技术进步,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同时,还应看到:出口导各战略对就业增长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3.
可持续性贸易与我国绿色仪器的出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持续性贸易对国际贸易提出了一个系列要求。中国的农产品贸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外贸中的 呈下降的趋势,忽视环境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持续性贸易究竟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什么影响,发展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及扩大绿色食品出口的对策如何,这些研究对策探索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新路子及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十分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4.
中国同日本贸易条件变化和波动情况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同日本贸易条件的变化和波动情况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发现:从1987-2006年,中国同日本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整体贸易条件和制成品贸易条件则出现了明显的恶化;中国同日本贸易条件的波动主要是由中国对日本初级产品出口份额大的波动、中技术产品及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以及高技术产品贸易条件的较大波动引起的,而减小中国同日本贸易条件波动的关键在于减小高技术产品贸易条件的波动.  相似文献   
165.
FDI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85~2006年的统计数据,建立了包含价格贸易条件、初级产品进口额、工业制成品出口额、贸易顺差和外资企业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这5个变量的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工业制成品出口是导致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重要原因,而初级产品进口对改善价格贸易条件有正效应,但正效应目前还不显著,FDI对改善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有显著的正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改善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6.
本文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界定了拟研究概念的内涵及计算公式,并介绍了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论,利用1995-2005年的数据对我国三类贸易条件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期间各类贸易条件变化的基本原因,论证了自1995年以来,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动幅度远远小于收入贸易条件和单要素贸易条件的事实,提出对贸易条件问题的分析不能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167.
《商》2015,(4)
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服务贸易理论的完善。对于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的研究,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本文主要介绍了伯格斯模型,并基于伯格斯模型分析检验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净进口与我国货物价格贸易条件之间的关系,初步证明了该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并据此分析结果给出我国服务贸易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8.
文章基于2002—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延长表),从总体、26个产品部门以及三次产业视角测度中国进出口产品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的变动情况。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进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但其数值都远远大于1,这表明中国出口产品远比进口产品"肮脏",中国成为全球转移碳排放的"污染避难所";26个产品部门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都大于1,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且稳居前两位,服装皮革羽绒及其他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及餐饮业排名后三位;第一产业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除2002年小于第三产业外,其余年份均大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且呈逐年上涨态势,第二和第三产业则是先增加后减小,但第三产业减小趋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9.
本文基于1980~2011年间的跨国数据,对发达国家贸易条件与贸易收支之间经验性的S曲线假说在发展中国家是否适用进行了检验。然后,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和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对贸易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统计关联性上,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存在S曲线效应;在实证经验上,贸易条件恶化会导致贸易收支盈余在短暂的下降之后再上升。本文的实证结论与S曲线假说是吻合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长期以来中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与贸易收支顺差持续扩大并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0.
本文以1981-2011年主要进出口商品数量与金额数据为基础,分别对我国总贸易条件及基于Lall(2000)分类法为依据的分类商品的贸易条件进行计算,并对贸易条件的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国的经济水平、FDI、劳动生产率及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对贸易条件有显著影响。经济水平的提升、实际利用的FDI的增加是贸易条件改善的主要因素;就目前我国技术水平来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的加大并不能引起我国贸易条件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