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320篇
工业经济   47篇
计划管理   302篇
经济学   528篇
综合类   151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17篇
农业经济   69篇
经济概况   377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自20世纪90年代起,捷克共和国根据欧盟有关指令及国际会计准则对其会计规范进行了重大修订并不断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作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捷克的会计规范国际化之路对我国现今会计规范国际化有许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2.
中国需要支持现代市场经济健全发展的文化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国家,发展世界一流的经济,形成世界一流的公司,就必须有世界一流的社会文化、商业文化和公司文化。国家和社会经济的现代化与文化的现代化相辅相成,相互匹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目前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正处于一个急剧转轨的阶段。  相似文献   
53.
建立中国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的大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政府的职责和社保体系构建的两大步骤 一个有关政府职责的基本命题是:在中国解决转轨过程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构建问题,如果想主要依靠来自民间的力量,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寻求在经济社会相对平稳转轨变型的过程中形成一套完善的社保体系,主导的力量必须是自上而下的,即政府牵头来做,政府应当和能够提供市场不能有效提供的东西,包括基本社保体系这种公共产品。市场总体而言是解决“锦上添花”的问题,它不可能很好解决“雪中送炭”的问题。雪中送炭的事情必须由政府牵头负责。  相似文献   
5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党和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改善职工生活的措施,从总体上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基本社会保障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和提高。但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经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传统体制固有矛盾的显化。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困难企业的职工医疗保障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医疗保险制度,才能切实解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从制度上消除因职工医疗问题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本针对目前医疗保险改革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几个方面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5.
市场化,一般意义上是指资源由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的转化过程,它是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化程度的测度。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导向的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衡量各地区市场化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6.
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融资结构不合理,对公司治理结构产生了一系列负效应,阻碍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因此,从改变企业融资结构的角度,探索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路径,应是一个符合逻辑的选择。  相似文献   
57.
转轨时期企业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在系统分析研究企业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对于转轨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理想的企业治理模式的框架下,指出了企业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制约机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条件,对于转轨时期企业治理机制提出了有益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8.
约束的界限——转轨经济学中的所有权和硬预算约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献认为,硬预算约束可以促使公司采取必要的重组行为。本文认为,金融约束难以弥补公司治理结构的不足。以后共产主义的转轨经济资料为基础,本文认为成功的收入重组需要内含在一定所有权类型中的企业家动力。另外,国有公司将继续引起比民营化公司更高的信贷风险,因而硬预算约束政策的效用会减弱。虽然债权人的“软弱”在很多方面是不利的,但如果这可以防止那些原则上能够通过转让所有权而成功实现重组的公司不至于倒闭,那么,这就不一定不合理。  相似文献   
59.
"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比较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转型经济中“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作了初步比较分析。“华盛顿共识”不仅曾对拉美国家经济发展产生过不利影响,而且曾作为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初始阶段的重要政策,在俄罗斯等转型国家广为推行。这一政策导致这些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发生衰退。2004年5月“北京共识”的问世,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华盛顿共识”政策的失败。“北京共识”是中国转型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它表明,对于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来说,实施什么样的转型政策决定着一个国家转轨与发展的绩效。  相似文献   
60.
廉钢生 《技术经济》2004,23(11):9-10
1、体制转轨对期刊观念提出的挑战。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期刊社特别是自负盈亏的国有期刊社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我认为最核心、最重要的是要真正树立期刊社的市场地位,正确处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与确立期刊社在市场上的主体地位的相互关系。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正确对待“两个婆婆”,一个有形的婆婆,一个无形的婆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