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2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54篇
财政金融   2129篇
工业经济   481篇
计划管理   3768篇
经济学   2836篇
综合类   1920篇
运输经济   101篇
旅游经济   27篇
贸易经济   4126篇
农业经济   781篇
经济概况   3588篇
信息产业经济   46篇
邮电经济   26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304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342篇
  2020年   348篇
  2019年   433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470篇
  2016年   590篇
  2015年   779篇
  2014年   1583篇
  2013年   1420篇
  2012年   1629篇
  2011年   1781篇
  2010年   1536篇
  2009年   1441篇
  2008年   1349篇
  2007年   1167篇
  2006年   962篇
  2005年   737篇
  2004年   566篇
  2003年   587篇
  2002年   531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归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和战略任务,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带来社会道德诸方面的进步,另一方面也使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困惑。为此要建设与和谐社会相一致的公民道德,应该以和谐社会建设理念为统领,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基准,紧紧围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探索公民道德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2.
7月初,茅于轼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的《中国改革30年》新书发布暨2008经济问题点评会上,纵谈造成许多中小企业生存困境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103.
我们这代在计划经济中长大的人,脑子里大多有这么一种印象:经济的发展,往往要付出道德的代价。比如,农村人比较淳朴,城里人则比较刁滑。许多人甚至会有今不如昔之叹,把当  相似文献   
104.
4月春夏之交,花红柳绿却是多事之时。国内股市一路惨绿向下,一度跌破3000点心理大关,教训来得如此之快,普通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市场有风险的真谛与残酷;国际上粮食价格  相似文献   
105.
信用缺失不仅仅是道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的信用缺失极具普遍性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这个命题的隐含意义是:良好的信用机制是市场顺利运行的"润滑剂"和"加速器",相反地信用缺失将不可避免地阻碍到市场化的进程。然而,我国转轨时期的一个"基本国情"却是整个社会体系中存在着普遍的信用缺失。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张彦宁的判断:我国每年信用缺失的代价是5855亿元,其中因为逃废债务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6.
关于构建市场经济伦理道德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继承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精华,发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并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同时强调伦理道德的实践作用和普遍原则。  相似文献   
107.
实现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是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大乡镇政府职能的理论研究,为实现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提供智力支持;采取多种措施解决乡镇政府在职能转变过程中的财政困难;不断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顺利实现乡镇政府由全面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相似文献   
108.
曹宇波 《会计之友》2007,(8Z):13-14
财务困境在国内更多地被称为“财务危机”或“财务困难”,但究竟什么是财务困境,在概念和内涵方面还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义和标准的判断。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在财务困境方面的比较,借鉴了国内外许多先进经验,界定了财务困境的概念,拟为未来研究此课题的学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9.
<推销员之死>是阿瑟·密勒的代表作,剧作家阿瑟·密勒因其真实地揭露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下小人物的命运,其道德勇气深受推崇.该剧确立了他在美国戏剧界的地位.它通过威利·洛曼这个悲剧角色,对个人的悲剧提供了具有战后美国特色的解读.一个小人物能否成为悲剧人物一直是评论家主要的争议.而该剧却给了我们一个肯定的答案.奉文主要分析剧中主人公--小人物威利及其与妻子等人的关系,以及导致他对个人生活与职业的误解直至最后结局的主要原因,来阐释该剧的真正意义,即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困境.这也是现代社会所暗含的悲剧主题.  相似文献   
110.
该论文通过实证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原有的就业结构已经打破,新的就业体制尚未形成,由于城镇青壮年自身的缺陷和就业观念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这使本已处于劣势的他们更是处于不利地位,影响了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为他们寻找一条出路也是刻不容缓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