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509篇
工业经济   41篇
计划管理   394篇
经济学   261篇
综合类   156篇
运输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429篇
农业经济   28篇
经济概况   18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2 毫秒
51.
王水娟 《上海财税》2003,(10):29-31
我国现行的消费税制从总体来讲是成功的。但是,由于消费税在设计上的不完善以及税制原理本身存在的内在局限性,加之征管上还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消费税避税现象普遍,使其调节经济、组织收入的作用被削弱。  相似文献   
52.
53.
当前,以资本弱化的形式进行避税己成为外资企业避税的新动向,并被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所利用。这种避税方法与“高进低出”等常用的避税手段相比,形式更加隐蔽,危害性更大,不仅造成税款流失,而且影响我国引进外资的实际效果。因此,我们对这一新的避税方式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反税避的措施。  相似文献   
5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通过转让定价合法避税的问题日益引起各国的重视。我国应从两个方面防止跨国公司利用转让定价逃避税收:制定有关反转让定价避税法;加强对转让定价避税的管理。  相似文献   
55.
资本弱化是跨国公司避税的新手段.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以防止资本弱化的避税问题.这些国际经验对我国完善有关的法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6.
本文主要介绍了跨国联营企业通过转让定价、虚设机构法、虚设信托财产法、金融机构避税法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非跨国联营企业通过转让定价法、最大成本组合法、筹资法、租赁避税法、税负转嫁法等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为企业实际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避税概念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避税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物质利益诱导和税法固有缺陷双重作用的结果.虽然避税与逃税在经济方面具有相同的特征,但二者在法律意义上有着本质的区别.避税是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利用税法的差异或缺陷进行的减轻税负、少纳税款的实践活动.我们应当正视避税的合法性和积极意义,并通过对避税问题的分析、研究加快税制建设与完善的进程.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加强,避税必然会成为政府和税务机关面临挑战的重要方面,因而对避税现象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8.
随着中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以及私营企业的利润都实现不同程度增长,惟有外商投资企业的利润出现下降,一边是外资企业大面积亏损却长亏不倒,一边是我国吸引外资屡创新高,这种背离经济规律的现象背后到底隐含着什么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59.
徐海涛 《新理财》2004,(3):55-55
避税地,一般也称为离岸金融中心(off-shore),狭义上是指那些不课征某些所得税和财产税,或者所得税和财产税税率远远低于国际一般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广义上是指那些能够为纳税者提供某种合法避税机会的国家和地区.也有的国家和地区虽有规范的税制,但能够向非居民提供特殊的税收优惠,也属于避税地.  相似文献   
60.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最近十多年以来,中国企业苦练内功越来越具有国际竞争力,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