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9篇
工业经济   66篇
计划管理   118篇
经济学   55篇
综合类   12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69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6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观点 《市场周刊》2004,(46):16-16
从二季度恐慌性下滑,到目前的反弹,前后仅短短不到2个月的时间,而此轮“钢铁热”总体上已持续了2年半。大部分钢铁业内人士都无法否认其中得利较为稳固的市场需求的支撑。  相似文献   
52.
我国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上对我国钢产量居世界第一以来的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钢铁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贸易变动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而且钢铁业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产业内贸易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我国为此应该采取相关对策,促进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53.
我国钢铁业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虽然连续六年是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但同时钢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同钢铁强国相比,我国钢铁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由此造成了钢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差。本文选取四种竞争力比较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及相对贸易优势指数(RTA)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钢铁的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4.
晓蔚 《市场周刊》2005,(46):22-22
业内关注的宝钢2006年首季盘价近日全面“浮出水面”,总体而言是一个明显的“跌盘”,大部分钢种的吨价下调幅度在100元至1300元之间。虽然宝钢产品以直供为主,在现货市场并不具有代表性,而且其产品结构也非国内一般钢铁企业可相比的,但由于宝钢的行业地位,其每季价格的向上向下毕竟代表行业内的一种权威判断,一定程度上被公认为是中国市场供求变化的“信号”。  相似文献   
55.
李荣 《市场周刊》2005,(30):8-8
国际权威钢铁咨询机构——世界钢铁动态(WSD)总裁新近接受记采访时说,中国钢铁业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正在迅速增强。中国近期对钢铁业供求及国际贸易方面的政策调整,有利于国际钢材市场的稳定。中国钢铁业在即将到来的大规模整合中将出现年产能达4000万吨至5000万吨级的钢铁巨头。  相似文献   
56.
我国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上对我国钢产量居世界第一以来的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钢铁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贸易变动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而且钢铁业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产业内贸易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我国为此应该采取相关对策,促进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57.
《市场周刊》2004,(45):21-21
国内钢铁业发展情况:2005年宏观调控对国内钢材市场刚性消费的基础并没有影响,钢材表观消费将持续增长。预计2005年我国钢产量在2004年的2.65亿吨基础上,将再增长4000万吨以上,全年将突破3亿吨,增长14-15%。依据:2001年-2004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为每亿元投资消耗钢材4700吨,2005年如按亿元投资消耗钢材4500吨计算,则全年钢材的表观消费量将比今年4600万吨更高(含重复材)。这就决定了明年国内市场对废钢需求增长的格局,预测全年的废钢需求量在5500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58.
2006年7月,已经在全球钢铁业声名赫赫的米塔尔(Lakshmi Narayan Mittal),又以332亿美元(256亿欧元)的天价将欧洲最大的钢铁集团阿塞洛收归旗下。新集团年产钢量合计超过1.1亿吨,规模上高出排名第二的日本钢铁三倍之多,牢牢坐稳全球钢铁之王的宝座。  相似文献   
59.
《市场周刊》2005,(5):24-24
支持钢铁业发展的因素1、国际经济环境继续改善:2005年受高油价滞后影响以及全球进入加息周期、非传统安全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将由强劲回升转向平稳增长。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比2004年降低0.3-0.7个百分点,世界贸易增长率将降低15-3个百分点。其中,美国经济增长将有所回落,GDP增长率将为35%左右;  相似文献   
60.
徐蕾 《市场周刊》2005,(45):22-22
五大机遇:一、中国钢铁业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根据发达国家经验,一个国家的钢材产量消费量都是在进入工业化后急剧增长的,据测算,2005年中国需要钢约3亿吨,2010年需要量为3.4亿吨,2015年钢的需求量会达到一个峰值,大约为3.5亿吨,2020年可能降为3.2亿吨。此后会有一段时期的平稳发展,并有可能略有降低。从钢材积累量上看,1910~2004年美国钢消费积累量为82亿吨,前苏联为60亿吨,日本为38亿吨,中国为30亿吨。从钢材的人均存量上看,钢材发展有很大的空间。美国和日本人均存量都超过30吨,而中国人均存量仅约2吨。毫无疑问,中国在今后几十年里钢材产量都会超过3亿吨,占世界产能30%以上,也必然会推动中国钢材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