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5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37篇
经济学   77篇
综合类   3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8篇
农业经济   50篇
经济概况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刘雨辰 《当代经济》2016,(3):119-120
本文从世界经济学视角下,整理了目前集体行动下对社会革命的相关研究.社会革命主要面临两类风险,包括集体行动合作失败风险以及后革命状态的社会动荡风险.全局博弈是最为主流的分析框架.私人信息精度的提高将削弱多重均衡的可能生.当考虑后革命状态的社会动荡风险时,不同类型的行为人具有不同的选择倾向.  相似文献   
52.
在宗教信仰的集体行动逻辑中,作为起点的西北少数民族个人具有民族身份、国民身份两个身份,是民族角色、公民角色两种角色的扮演者。这个双重性决定了西北少数民族既要认同民族共同体的宗教信仰,也要认同民族共同体所在的国家。这两个方面的认同是民族和国家之间必然性联系的体现,这个联系通过对西北少数民族的身份和角色整合构成了西北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集体行动逻辑,也构成了西北少数民族独特的循环型民族互动关系认同仪式链,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相似文献   
53.
股东投票代理权征集机制通过集中分散的中小股东的投票权,能够缓和股东之间存在的集体行动困境。但是,代理权征集机制并不是改善公司治理的灵丹妙药。而且代理权征集法律规则效用的发挥离不开特定公司治理结构的支持。  相似文献   
54.
论新《保险法》对保险公司公司治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综述了公司治理的多种涵义。从产权理论视角看,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也是公司治理机制的一方,所以公司治理目标不仅要维护股东的利益,而且要保护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中弱势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收益权。这为新《保险法》突显保护被保险人和投保人权益提供了理论基础。接着,笔者从产权分析框架、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理论、囚徒困境博弈、政府干预和资源配置理论视角,分析了新《保险法》对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最后,在简述我国目前保险公司治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别从公司内部和外部的治理机制出发,分析了新《保险法》对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制度视域下草原退化原因分析——以甘南玛曲草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玛曲草原生态地位重要,但近几年环境持续恶化。本文从制度层面分析了草场承包制度与生态环境退化之间的关系。文章从经典公地悲剧理论出发,探索了政府实施草场私有化的初衷,结合玛曲牧民发挥集体行动的案例,说明政府不当的制度供给成为玛曲草原退化的重要制度因素。同时认为牧民自己选择的联户经营模式将成为遏制草原继续退化的有效政策出路。  相似文献   
56.
文章以漳河灌区农户灌溉行为的微观数据为基础,采用计量分析方法,论证了农户灌溉行为受大水利渠系状况、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基本用水保障率和资源禀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而验证了文章提出的理论命题。研究结果显示,在优先考虑基本用水保障率较高的灌溉方式的前提下,农户会选择一种灌溉费用最小的灌溉方式;责权明晰的水利设施管理制度有利于灌溉用水费用的节约,催生了农户自主治理灌溉事物的行动;受制度环境和自身资源禀赋约束,农户灌溉事务集体行动只局限于狭小的范围内。文章认为,渠系状况的改善,水利设施治理制度的明晰,农民集体行动能力的增强是农村水利和谐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7.
关于集体行动理论,社会学家与经济学家存在截然相反的观点.社会学家认为.,只要集团存在有共同利益,它的成员就会共同努力去实现这种利益;经济学家却认为,共同利益是一种公共物品,它的非排他性将引发成员的搭便车行为,从而导致集体行动的失败.奥尔森认为,这两种不同的观点都犯有相同的错误,即它们都没有去研究集团规模、成员结构和制度安排对集体行动的影响.奥尔森在一系列条件下开创性地分析了影响集体行动的因素,构建了集体行动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58.
社区参与、集体行动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克中  贺雪峰 《经济学家》2008,302(1):32-39
在发展中国家,社区参与治理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传统理论强调个人理性行为导致集体行动困境.本文通过将参与意识纳入博弈论分析框架演绎出社区参与发生的外部条件,外部通过降低个体参与的成本收益比率,促使社区参与规模产生临界值效应而形成高水平集体行动均衡,社区参与形成的集体行动促使公用地悲剧为公用地繁荣.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构建政府、市场和社区参与的综合发展框架.  相似文献   
59.
文章通过对奥尔森三部代表作:《集体行动的逻辑》、《国家的兴衰》和《权力与繁荣》的梳理,介绍了奥尔森利益集团理论的思想及理论体系,包括利益集团产生的微观基础,利益集团在国家兴衰和经济繁荣中的作用,以及政府权力与利益集团的关系等。文章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奥尔森卓越见解的评价,并提出了该理论的重要理论及现实意义,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际,对我们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尤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