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35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5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5篇
农业经济   27篇
经济概况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农事冬闲毕,相邀做板鸭.椒盐檫匀透,竹撑似琵琶.炭火融融烤,香气徐徐发.皮酥肉油润.配酒最堪夸“.当地这套民谣便是沙县板鸭的形象写照.沙县板鸭肉质结实、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香味隽永,是沙县民间待客、馈赠的佳品,更是品茗下酒的好菜肴!……  相似文献   
102.
《农家之友》2006,(1):41
用食用菌加工菌油,不仅可保持菌品的原有风味和香气,还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市场前景广阔,是食用菌经营者致富的好项目。下面将香菇保健菌油和蘑菇保健酱油的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3.
《监督与选择》2005,(8):30-30
茶叶的类别繁多,主要分为红、绿、黄、白、黑和乌龙等6大类,消费者选择好茶类后,应注意辨别茶叶的品质,可以从茶叶形状、色泽、干茶的香气等亨翠来鉴别,有条孵可以经过冲泡、嗅其香气、尝其滋味、观其汤色及茶渣嫩度、色泽等。  相似文献   
104.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山茶油作为一种高品位的食用油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漫步于南浦大地的低丘山地,来到福建龙凌植物油开发有限公司油茶林生产基地里,火红的霞光把满山遍野的油茶树映照的光彩怡人。  相似文献   
105.
在桐乡国际蚕丝城一层,一走进湖州南浔尚豪丝绸有限公司展厅,记者便感到一阵阵浓郁的书画香气扑面而来。这里不仅陈列有代表高端丝绸产品的"国丝1851",还邀请到南浔李明华师傅在现场泼墨挥豪。据尚豪丝绸总顾问吴亚平介  相似文献   
106.
闻香识美,暗香浮动,在人们的意识中,芳香总是与美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人们对香味的青睐,香水及各种芳香剂应运而生。它们不仅在化妆品中被广泛使用,而且在盥洗品、婴儿用品、家用产品、空气净化等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一席之地。但是,很少有人会在意芳香剂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7.
天上的苹果     
关仁山 《走向世界》2015,(4):54-57,52,53
在苹果之前,我们已经走过了很长很长的芳香旅途,是神州大地上繁华缤纷的各类水果丰富了我们的精神家园,让那条前行的路香气四溢,温暖又清朗。因此,我们在咀嚼果香的时候,懂得了世界缘何湿润而精彩。只是,多年来我和苹果之间总是隔着一段距离,看上去不远,但就是感觉不到她的青涩,她的疼痛,她的欢笑。是为撼。感谢栖霞,让我终于了却了走近苹果的平生夙愿。金秋十月的一天,“中国作家苹果园”在栖霞市苏家店镇举行揭牌仪式,中国作家  相似文献   
108.
王长明  王永刚 《魅力中国》2013,(26):373-373
采用固相微萃取一气质联用分析采摘后不同贮藏期红丰杏果实的香气成分,检洲出38种主要芳香物质。随着贮藏期的延长,酯类、醇类、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呈不规则变化;烷烃类物质变化较小;提供果香和清香的烯醇、烯醛类物质在采摘后2—4天时合量最高。果实香味最为浓郁。  相似文献   
109.
福州的茉莉花茶已传承千年。它源于汉朝,西汉时,茉莉花从佛国印度传入福州,并被广为种植。古人认为茉莉玉骨冰肌,有淡泊名利之意,乃国色天香中的"天香"。茉莉韵莫离情,它又名"莫离",因代表忠贞不渝、永不离弃的爱情被评为贞士,为中国"情人节七夕"的圣花。北宋时,由于中医局方学派对香气和茶保健作用的充分认识,引发香茶热,福州茉莉花茶因此诞生,  相似文献   
110.
《上海商业》2012,(8):83-91
茶我国很早就有了,盛唐以后茶更为普及,南方和两京已形成"比屋之饮的趋势,几乎家家户户都饮茶。尤其是在陆羽《茶经》问世之后,饮茶很快成为无论贫富阶层都盛行的一种风尚。《茶经》集唐以后茶学之大成。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茶学百科全书。《茶经》追本寻源,首先谈及茶的历史名称,茶树的种植方法及茶叶的性味等,还列举了唐时分辨茶叶优劣的一些基本标准。唐代以野生茶叶为上品,而以园圃种植者稍次;野生茶又以向阳山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