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4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89篇
财政金融   724篇
工业经济   278篇
计划管理   1215篇
经济学   1627篇
综合类   1247篇
运输经济   40篇
旅游经济   103篇
贸易经济   1565篇
农业经济   489篇
经济概况   112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569篇
  2012年   609篇
  2011年   797篇
  2010年   685篇
  2009年   745篇
  2008年   713篇
  2007年   684篇
  2006年   626篇
  2005年   343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Using a panel dataset of bilateral flow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we study the determinants of FDI from Western countries, mainly in the European Union (EU), to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ones. We find the most important influences to be unit labor costs, gravity factors, market size, and proximity. Interestingly, host country risk proves not to be a significant determinant. Our empirical work also indicates that announcements about EU Accession proposals have an impact on FDI for the future member countri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2 (4) (2004) 775–787.  相似文献   
142.
Trade policy barriers and high transaction costs hinder developing countries from taking the full advantages of the global trading system. In order to help developing countries overcome the problem,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launched the Aid for Trade (AFT) initiatives in its Ministerial Conference held in Hong Kong in 2005. We examine the effects of AFT inflows on bilateral trade costs facing 133 developing countries while accounting for differences in their location on the contours of various measures of institutional quality. Our results from the estimation of a mixed effects (random-intercept and random-coefficient) model indicate that institutional quality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extent to which AFT reduces bilateral trade costs. An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 of our findings is that an economically robust and sustainable reduction in bilateral trade costs fac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requires the presence of both promulgated and effectively functioning institutions such as regulatory power and the rule of law.  相似文献   
143.
海洋经济可持续开发目标保证体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嘉汉 《经济问题》2002,(11):8-9,44
21世纪,人类将运用高科技对海洋资源进一步有效地开发,但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又存在对海洋资源的破坏、污染问题。应如何建立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产业目标保证体系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44.
外商投资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外商投资存在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可以用外商投资流量和存量分别加以度量,运用中国1984~2005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的结论表明:1993年以前外商投资的直接就业效应非常显著,负的间接就业效应也很显著;1993年以后年外商投资的直接就业效应减小。负的间接就业效应也减弱。  相似文献   
145.
本文从分析企业家社会资本入手,对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做了综述,进一步探讨了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内涵,提出了企业家社会资本影响企业绩效的机理以及理论分析框架--企业家社会资本是通过获取企业所需的关键资源,再将资源通过内部学习和整合机制转化为动态能力,进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46.
FDI与中国产业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海霞 《经济与管理》2007,21(10):21-25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贡献,但过度的外资涌入又会不利于国家产业安全。从世界范围来看,产业安全实际上是牵涉到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关于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博弈的范畴,针对目前中国FDI的利用现状及其对产业安全的影响,应健全法律法规、调整外资政策、增强微观主体自主创新能力等,以维护中国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147.
徐仲昆 《时代经贸》2007,5(9X):107-108,110
外商直接投资对一个国家产业结构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它直接关系着产业结构优化的程度。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还需要有不小的改进。基于此.本文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的利弊作分析,进而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8.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劳动力技能升级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志成 《现代财经》2007,27(3):15-18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FDI)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之一是促进中国劳动力技能升级。本文揭示了FDI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劳动力技能升级的作用机制。FDI流向有很强的区域集中性,同时也揭示了FDI区域集中对劳动力技能升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9.
使用面板数据定量评估了外资的进入对我国北京、上海、广东3个最具技术优势地区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认为内资及外资企业的科研经费投入、内资人员投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存量及产学研结合对3个地区的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但外资人员投入和科研机构的作用很有限;外资进入对外观设计专利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影响;外资企业较高的出口倾向会抑制我国的技术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0.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深化程度变量的内生增长模型,通过设定一个金融深化程度函数,并将其引入最终产品部门的生产函数,证明了金融深化程度是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采用我国1997~2004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也表明,金融深化程度是FDI溢出效应的决定因素之一。从实践来看,相对于我国现有的外资规模,我国的金融深化程度滞后是造成FDI溢出效应为负的原因之一。而且,金融深化程度的不同也是造成FDI溢出效应跨区域差异和阶段性变化的重要原因。文章最后针对如何推进金融市场化进程以获取正向FDI溢出效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