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81篇
计划管理   76篇
经济学   50篇
综合类   22篇
贸易经济   123篇
农业经济   121篇
经济概况   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目的 探讨城镇化对农药、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文章基于文献梳理,归纳城镇化对农药、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机理;利用2000—2018年河南省106个县的面板数据,分别探讨城镇化对农药施用强度和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通过分析农地经营规模与居民收入水平的中介效应,探索其影响机制。结果 (1)城镇化对农药、化肥施用强度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城镇化的农地规模效应显著,城镇化有利于扩大农地经营规模,从而有利于降低农药、化肥施用强度;(3)城镇化的收入效应显著,居民收入水平对农药、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呈“倒U型”变化趋势,超过1/3的县已跨过农药施用强度的拐点,全部县均已跨过化肥施用强度的拐点;(4)城镇化对农药、化肥施用强度较低的县的影响更大。结论 适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药、化肥减量;鼓励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可以充分发挥城镇化的农地规模效应,降低农药、化肥施用强度;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同时促进居民选择环境友好型食物、减少食物浪费,可以从需求侧助推农药、化肥减量。  相似文献   
522.
[目的]以冀鲁豫3省45个地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化肥面源污染的影响,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绿色农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文章选取2004—2016年冀鲁豫3省地市数据,厘清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态演进轨迹和化肥面源污染的时空分布格局,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化肥面源污染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结果] 2004—2016年冀鲁豫3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率总体表现为提升趋势,但增速有所放缓,区域差异不断增强;化肥面源污染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从高到低依次为山东、河北、河南,总体排放强度略有下降,表现出由东北向西南转移的演进趋势;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化肥面源污染具有正向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且间接溢出大于对该市造成的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快速推进会把化肥面源污染"转嫁"给邻近地市。[结论]不同地区应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动,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过快带来的污染"转嫁",统筹协调、协同治理化肥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523.
Based on a panel data from National Rural Fixed Point Survey (NRFP),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 on the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use efficiency of China's grain production and the mechanisms using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SFA) and two-way fixed-effects model with two-stage least square (2SLS) estim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FE), pesticide use efficiency (PE) and comprehensive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use efficiency (CFPE) of grain production were 0.286, 0.404, and 0.364 respectively during 2003–2011.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CFPE decreased by 48.39% during 2003–2011 and showed a descending trend in all regions. ICTs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FE, PE, and CPFE which could be explained by providing farmers more sustainable knowledge and hence shifting farming practices from overusing fertilizer towards using farmyard manure as a substitute. ICTs' positive effects were more pronounced for farmers with higher-level education and in central region. Additionally, ICTs had significant spillover effects, extending from users to nonusers within the villag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CTs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n effective way to increase the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use efficiency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相似文献   
524.
针对中国华北地区氮肥工业废水含高浓度氨氮、超标磷与难降解成分的问题,研究了附近区域不同品种沸石的工业废水处理性能与表征。研究结果表明:1)华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绿色沸石对氮肥工业废水的脱氮效果较其他品种沸石显著,其对氮的吸附容量达到10.18mg/g左右;2)氮肥工业废水经过不同品种沸石的吸附作用后,其总磷浓度基本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3)沸石对COD与H~+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吸附后氮肥工业废水的导电性能下降;4)丰富的化学成分与良好的物理特性使绿色沸石具有显著的离子吸附与交换性能。对于高浓度氮肥工业废水,绿色沸石吸附法较生物降解法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5.
葡萄中含有较多的糖类、色素和果胶,干扰项较多,对微量脱落酸进行定量分析较为困难。针对此问题,建立了高效测定葡萄中脱落酸含量的LC-MS-MS方法,对提取剂、提取方式、富集净化、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多个关键环节进行了研究。将葡萄样品粉碎匀浆制成待测样,以甲醇+甲酸(二者体积比为99.5∶0.5)作为提取剂,振荡提取30min,将提取液经MAX Cartridge SPE柱富集净化后进行分析。当上样溶剂为20%~50%(质量分数)的甲醇时,净化洗脱效率较好,能有效去除杂质。色谱条件为ODS2色谱柱(2.1mm×150 mm,5μm),乙腈为A相、质量分数为0.1%的甲酸作为B相流动相,流量为0.2mL/min,梯度洗脱。在负离子监测模式下,选择263.1~153.2作为定性定量离子对,采用标准物质的保留时间和SRM图谱,对照2种方式对样品进行准确定性,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进行定量。结果表明,在19.05~381.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2.2%~110.4%,RSD值<8.1%,可为高效、快速、准确测定葡萄中的脱落酸含量提供有价值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26.
文章简要介绍微生物菌肥的概念、作用机理、作用,关注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同时,以此为前提,为微生物菌肥指明未来的应用路径。  相似文献   
527.
为了修订猪殃殃原有标准中关于性状方面的内容,有效反映和控制药材的内在质量,收集了10批猪殃殃药材,对其性状、专属性鉴别、检查项、指标成分含量进行了研究。采用薄层色谱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研究发现: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10批样品中水分小于13.0%,总灰分小于16.0%,酸不溶性灰分小于3.5%,醇溶性浸出物小于7.0%,绿原酸质量分数小于0.1%。结果表明:所制定的猪殃殃药材质量控制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良好,可为猪殃殃药材的全面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8.
目的 推动化肥减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农地流转的发展为推动化肥减量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 文章基于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连续型DID模型、中介模型等考察农地流转政策对化肥减量作用、作用机制以及异质性作用。结果 (1)基准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农地流转政策对化肥减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农地流转能够促进化肥减量。(2)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农地流转政策可以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和扩大经营规模的渠道对化肥减量起促进作用。(3)异质性分析表明,在自然地理区位维度,农地流转政策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带来的化肥减量作用更为明显;在粮食生产功能区维度,农地流转政策对非粮食主产区带来的化肥减量作用更为明显;在化肥用量分布维度,对于化肥用量位于0.9分位点的省份,农地流转政策实施带来的化肥减量作用相对较弱。结论 应继续有序推进农地流转,提高农地流转比例;应遏制农地流转“非粮化”,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应结合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地制宜的探索农地流转模式。  相似文献   
529.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2017年9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PMO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各61例。单一用药组仅采用阿仑膦酸钠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唑来膦酸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BMD)、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用药组股骨颈、腰椎以及Ward’s三角区的BMD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BALP、TRACP-5b以及BGP明显低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唑来膦酸能够提高骨质密度,改善骨质代谢,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30.
目的 在当前化肥施用过量并造成严重面源污染的背景下,需要厘清农户化肥减量行为困境并进行合理的机制设计,实现化肥施用量“负增长”的目标。方法 文章引入农户从众性行为、政府内源激励、外源激励,构建农户化肥减量行为动力机制理论模型,并通过演化博弈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 减量内生动力,农户从众性行为、减量禀赋间接正向影响减量行为,减量意向具有中介效应;减量外生动力,政府内源激励直接正向影响减量行为,外源激励在减量意向与减量行为之间发挥积极调节作用;仅在政府提供双向激励,策略(双向激励—化肥减量)才能演化为稳定状态。结论 增强农户减量内生动力,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建设标准化果园,充分发挥减量外生动力,加大政府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宣传教育,尽快落实生态补偿等减量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