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1篇
财政金融   42篇
工业经济   62篇
计划管理   124篇
经济学   296篇
综合类   261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99篇
农业经济   136篇
经济概况   24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山区工业化与山区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浙江山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发展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理论,研究山区工业化进程及其外部效果,剖析山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和要素,探讨山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32.
农业产业化的路径转换:产业融合与产业集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正面临着重大的路径转换。在这一过程中,产业融合与产业集聚应运而生,通过产业融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实现产业化农业;通过产业集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33.
城郊农业与郊区农业产业化问题--以芜湖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觉曙  赵春雨 《经济地理》2002,22(2):223-226,240
城郊农业是一个特殊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本文论述了随着城市发展所引起的城市郊区地域结构的变化,并以芜湖市为例,对城郊农业产业化及其发展方向-持续农业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34.
沙地资源管理理论探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作为脆弱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沙化土地资源管理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沙化土地资源管理研究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及横断学科的特点,文章以沙地资源产业化、资产化、自然资源核算、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承载力分析、管理政策的完善等为中心的生态经济管理研究,旨在探讨与揭示资源管理的有效手段,并为实现沙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从西部的实际出发,借鉴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提出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要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吸纳和农村内部转移;加快西部工业化进程,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推进城镇化进程,以企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36.
新型工业化与城乡二元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我国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双重演进”的制度变迁特征,形成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同时并存的城乡二元工业化格局。城乡二元工业化格局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对经济发展的延迟效应。在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中,既要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又要推进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促进农业工业化的发展,加速完成经典工业化的任务。  相似文献   
37.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重庆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技术构成的多层次性都决定了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真正难点不在城市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在农村和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地处西部的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已经处于“经济起飞”阶段,能否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重庆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巩固和发展重庆区位优势的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8.
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   总被引:185,自引:6,他引:185  
把中国的经济转轨、增长与工业化联系起来是本文的一个尝试。作者认为 ,中国的经济增长在近年来越来越表现出静态的特征 ,至今尚不具备持续的动态改进的力量 ,而中国在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的转轨过程则又典型地表现为以新兴工业部门的进入和扩张为特征的持续的工业化过程。本文给出了一个帮助理解转轨后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概念框架和经验描述。在这个框架里 ,中国的经济增长在过去 1 0年来所表现出的下降趋势可以由过度的工业化进程来解释。  相似文献   
39.
“八五”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现实经济条件,依靠科技力量,致力于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了一批现代化的企业集团和企业家队伍,经济增长方式上完成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转变,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为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0.
区域农业产业化水平综合评价——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产业化在当前的“三农”工作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但衡量其发展水平的量化研究不够,至今没有形成公认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利于政府的政策调控。文章根据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和特征,从指标选择的可操作性、有用性、可比较性的角度出发,提出区域农业产业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以及“四三二一”的权重确定原则,并选择区域内部差异显著的江苏省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