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3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131篇
财政金融   719篇
工业经济   223篇
计划管理   1480篇
经济学   738篇
综合类   1060篇
运输经济   27篇
旅游经济   30篇
贸易经济   792篇
农业经济   190篇
经济概况   76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487篇
  2013年   410篇
  2012年   529篇
  2011年   669篇
  2010年   414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437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406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本文针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与问题 ,提出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四条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62.
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其形成的直接动因是股权融资成本对风险收益对等原则的背离,而深层动因则在于制度和政策性缺陷导致。对股权融资偏好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采取措施进行规范、治理。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中国金融创新”假说,之后有人甚至把“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的观点作为定论写进教材。本文沿制度分析的路径,得出中国至今尚未出现金融创新的结论。因为任何一种创新活动的形成,都暗含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即需要一个创新主体,这个创新主体即是经济组织的产权主体。只有这个产权主体才是创新的“内在因素”。金融创新只有以清晰的且人格化的产权主体这样的“内在因素”为前提,才能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获得创新的原动力。本文认为迄今为止我国包括商业银行改革在内的金融改革,实际上全是由政府效用函数所牵引的政府行为。我国商业银行受产权制度的制约,尚未真正成为创新主体,金融改革的最大不足,也在于企图避开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改革,而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合理安排恰恰是金融创新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64.
对金融监管成本的深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监管无疑是存在成本的,这主要包括金融监管的执法成本、守法成本等直接成本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社会经济福利损失等间接成本,但通过对金融实行监管,可以提高金融市场产品的质量,金融监管不是损害而是增加社会福利,因此,金融监管存在成本也是值得的。相反,如不对金融业实施监管,则会存在更大的成本。我国的金融监管由于种种原因,成本较高,应该通过改善监管策略,降低成本,使我国金融监管实现成本最少化。  相似文献   
65.
"温州模式"的成功依赖于其独特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因.与其他地区客观环境的差异和自身发展的局限,使得"温州模式"在现阶段并不适合普遍地被我国其他地区所接受.只有当"温州模式"实现了新的转换,焕发出又一轮强大生命力时,其普遍性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因此,就目前阶段而言,"温州模式"只具备可借鉴性,而不具备广泛意义上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66.
我国发行教育彩票之可行性研究与管理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多年来一直制约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巩固和加强现有的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之外,还应积极探索,寻求新的经费筹措方式。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发行彩票作为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来筹集社会资金补充公共事业发展之需。这一方法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67.
对表外融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美国在表外融资方面的监管措施与实务界不断推陈出新的反监管行动;分析了我国表外融资的主要形式、原因、利弊;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8.
信贷配给、内生金融约束与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的迅速崛起,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是中小企业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却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本文试图用“二元经济”模式下的“二重信贷配给”来解释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并提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境的路径,即利率市场化、信贷联网体系和信贷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69.
GDP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衡量经济增长速度的指标,但它只是单纯从数量上反映经济增长。GDP外部质量特征主要体现在年平均发展速度、年地区发展的离散系数上;内部质量特征则包括支出法构成、收入法构成、三次产业构成、要素的贡献率、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等方面。应综合GDP的内部质量指标和外部质量指标编制GDP综合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弥补单一GDP指标的不足。  相似文献   
70.
企业金融化在资本市场与金融市场领域的研究比较深入,但学者对企业金融化在审计领域的研究关注较少。以2010—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与审计质量显著负相关,内部控制能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业务复杂程度和审计风险在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即企业金融化通过增加业务复杂程度和审计风险,从而降低审计质量;来自四大的审计师具有更强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且连续审计中,其能更好地利用内部控制以应对企业金融化带来的风险;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内部监督能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负向影响,而内部环境、风险评价、信息沟通、控制活动均未能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金融化与审计质量领域的相关文献,拓展了企业金融化经济后果的理论边界,同时也为推行建立健全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